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

ID:17127266

大小:55.8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8-27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1页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2页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3页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4页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汨罗市土地利用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汨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1-12-28

2、作者:

3、来源:岳阳市国土资源局

4、【大中小】【打印】【关闭】  前言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引导汨罗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编制《汨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规划期内汨罗市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全市土地宏观调控

5、、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手段,也是全市各类建设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  《规划》全面分析了汨罗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阐明了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构想、总体目标和任务,制订了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落实了土地用途区及其管制原则,确定了各乡镇规划的控制指标,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用地和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

6、可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模式,注重开源节流,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把土地利用推向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规划原则  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第三节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汨罗市行政范围内除屈原管理区

7、以外的所有土地,面积1484.60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

8、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平方公里。  第四节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远期目标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区域概况  汨罗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为北纬28°28′至29°27′,东经112°51′至113°27′之间。境域北靠岳阳县,东邻平江县,南接长沙、望城两县,西连湘阴县、屈原管理区和沅江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

9、、岗地、平原、水域相间分布。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河流密布,水域面积较大,湘江流经西北,汨罗江从东往西注入湘江。  汨罗市物产丰饶,是湖南省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副产品有粮、棉、油、猪、渔、茶、果等。植被为亚热带阔叶林,以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为主,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2.60%。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电气石、长石、石英、云母、高岭土、河沙、花岗石等数十种。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以屈原和汨罗江为代表的“名人名江”人文旅游资源,又有以八景洞、玉池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汨罗市

10、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实力已跻身全省十强县市。2005年全市总人口63.50万人,城镇化水平35.34%,国内生产总值54.30亿元,人均GDP8551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0亿元,财政收入3.0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3元。现已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农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化工、家具制造、物流和商贸服务等产业格局。  汨罗市处于长沙、岳阳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已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大网络。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武广

11、客运专线、岳长高速公路和省道201纵贯南北,省道308、湘慧线和汨罗江横穿东西。“中部崛起”战略、湖南省“3+5”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工业园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二节土地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