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ID:17387247

大小:34.1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30

上传者:U-4186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_第1页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_第2页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_第3页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_第4页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教授)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就是说的你能够把医学领悟了,你有可能就领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那么从第二点上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他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的,我们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它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你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是你自己肺气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肾精足不足的问题。那么另外一点,精神,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别萎靡,可是这个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精同样是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指的是精,而神在这里边,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那么所谓精神,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医里有一个固定的词汇,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肾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你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所以这个精神也是指的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一种东西。那么胆识,在《黄帝内经》里认为,胆是主决断的,那么你有没有决断力,这也是你的一个领导力的一个体现。那么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胆气的足不足,并不是说这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关键是一个胆气的足不足,胆精的问题。 那么意志,意志也涉及到,男人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那么这个意志是由什么来,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它的物质基础,意是中医里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那么脾,心之所存谓之意,那麽就是说脾的外现是神,是意,因为脾主运化,所以说如果你的意很足,你的脾的脾精很足的话,你运化的能力就强,而运化的能力强,意味着我们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比如说你头脑非常灵活,你看到这个事物,你马上就能够关联到那个事物,当你把这两个事物能够很关联起来,这种关联性就是意。这就是运化,就是灵活,就是头脑非常灵活的表现。那么志也是肾,志是肾之神,所以说像意志这种词,就是在说肾的这种能力,那么在这个意志来讲,实际上如果精神是心肾相交的话,那么意志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运化,人体的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因为肾主收藏,是运化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你又能够定得住多少,这是你的意志力。你如果只是运化很聪明的话,而你又定不住,你又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所以这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聪明就很好解释了,聪明在中医里认为,肾开窍于耳,就是说肾气是开窍于耳的,肝开窍于目,肝是开窍于目,所以你这个人聪明与否,关键在于看你的肝肾的能力,这样讲来就是说学习《黄帝内经》,可以使我们更多的向内看,向内在的去观察我们人身,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但是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也是《黄帝内经》在所有的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就是说的向内看实际上很痛苦而且很难,这也是自古圣贤皆寂寞。比如说在西方社会,它追求的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而我们中国社会,是要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刚才我已经讲了,天下,天下就是人身,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外面这个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所以关键要看这种和谐度,这是向内看的问题。中国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那么人身难得就是说,从学习《黄帝内经》开始,我们要开始关注我们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我们懂得了人体,实际上我们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这个肉身,用佛教的观点来讲,实际上是我们花了很多年的修行,来得到的一个身体,所以这个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的精品。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很多程度上是毁之害之。第二就是真法难闻,我们大家都知道,像佛经你有缘才可以听闻,那么《黄帝内经》同样是这样,也不是可以说随随便便你就可以听到的,包括《黄帝内经》本身,它自己本身都是黄帝和他的老师的一些对话,当他问到一些很核心的问题的时候,他的老师都会告诉他,你必须通过一种斋戒的方式,所谓斋戒不是单纯的洗洗澡刷刷牙饿几天就可以的,而是要告诉你保持着精神上的一种,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俗欲所控制,不要被那么多的欲望所控制的一个状态。是没有私心杂念的一个状态。包括圣王学习《黄帝内经》,他也要抱着一种很认真的态度,而且要坚持的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呢?就是要修自己的身,同时修自己心的态度去学习。要真正的能够看到里面去,所以这是第二点叫真法难闻。第三句话就是中国难生,实际上大家都应该非常的感恩,生为中国人是一种光荣,一种难得的福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恩心理和自豪。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只有中国有这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可以让我们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包括好好的认真的重新体悟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所以这是中国难生的一个涵义,只有中国有《黄帝内经》。这是从这个角度去讲的。 那么第三点是什么呢?就是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内在的洞察力。而这种洞察力实际上就关涉到两个方面,就是它会告诉我们一种很好的认知方法。中国人实际上对医学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东西在里边,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比如说好像很多人不懂得医学,可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用着这些东西,所以这在古代里边来说,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说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那么这种洞察力里边第一条是要培养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感悟,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大家去认真的想一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不买南北,想过没想过,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首先解释一下这个图,我们现在这个图,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上北下南,然后说老师你这个图肯定是画错了,为什么南在上面呢,但是实际上这个图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图,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图难以解释,在哪里呢,就说为什么南要放在上面,那么这个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学医,就是中国古代讲的从医入道最容易。你要想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你首先要知道人体,那么在人体来讲,我们的人,心火,心在最上,而心就是它代表,你要是俯卧大地的话,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那么从这个图,你先知道这个图,一会我再说这为什么是心的代表。那么从第一个层面来讲,就是大家想想,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它按照一种取向比类的方式,它把东归属于木,把西归属于金,南是火,北是水。那么在远古来讲,在用竹篮子打水的那个年代,一般的来讲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木和金为可承受之物,是可以拎着走的,然后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国人是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买南北,买水和火,如果水和火进入人的买卖层面,就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比如说买军火,买卖军火和买卖石油,大家可以知道,现在我们目前的所有动荡其实都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它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所以我们中国是讲文化的,开个玩笑说,就说我们中国人实际上连骂人都讲究文化。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骂你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不是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实际上说你不是东西,你就是什么,就是南北。就是在说你这个人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它是在讲这个层面。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一个表层,东方又意味着生发,也就是生,长。中土是化,收,藏。那么就是东方为生发之象,南方为生长,西方为收敛,北方为收藏。先看一下,东方为什么有生发之象,实际上大家看这个东字,这个东(崬)字本身就是一个木,然后中间一个日,太阳从树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在形容它的逐渐上升的这个状态。那么金(西),在古文里的写法是这样的,大家看像什么,它实际上像一个大鸟立在自己的鸟窝上。那么人类在最初观察西方的时候,观察西方,他首先抓住的是一个象,他抓住一个什么象呢?就说的等到天快黑的时候,鸟都知道归巢了。连天地万物都知道收敛了,都知道回家,都知道该回去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收敛的象,所以实际上买卖,在中国买卖东西,实际上在讲的是文化的层面,讲的是非常文化的层面。那么买卖的什么呢?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就是首先我们买卖的,要么是可以生发的东西,要么是可以收敛的,买卖要么你就买朝阳企业,你做的就是朝阳企业,要么你就是做的可以赚钱的企业,是从这个角度上去讲。然后南方意味着什么呢?南方实际上就意味着散,就是疏布,因为南方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就是散,就有点类似于现在企业家做慈善。这是你该散的该花出去的,而且是不应该求任何回报的。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在这里边的另外一种比方就是,木这边是肝,这边是心,这个是肺,这个是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心--疏布,你看心永远在跳,并不是说你睡着了,它就可以停一会儿,它永远在那儿散着,这就是心的象。这是从象的角度理解我们的五脏,那么这个就是肾,就是主收藏。所以这是中国文化的里边,那么中央脾土是什么呢?就是化--生长,化--收藏,那么这个化,这是脾土,土为什么能够化万物呢?什么叫化呢?化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化,就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那么这是化,这个过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这个过程。它是要包含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全都有的东西。所以中央脾土自身,它就是一个圆。那么这个解释呢,用什么来解释呢,就是用《易经》的乾卦的上九来解释,就是见群龙无首吉,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它自成一个圆,既有生发又有生长,又有收敛又有收藏,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反过去想,我们把这个东西南北,大家不要以为东西南北这跟中医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们讲的所有的课程,都会跟这个图密切相关。以为实际上它是在告诉你,天地就有这个顺序,天就有这个从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它这个次序不会变的。然后人体也有这个次序,人体也要因循这个次序去生存,那么另外一点,实际上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悟还包括,比如说我们去感悟一下,比如说你要懂了北京城,实际上你都能够懂得这个图,都能够懂中医的一些理。我们打一个比方,北京的东边有什么门,东边是崇文门,西边是宣武,然后北边是安定门,北边是有两个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大家想一想,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然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能够解释清楚了。实际上跟我们身体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东边的崇文门,在古代是这个门基本上来讲,因为东方主生发,生发就指的是文化,所以东边这个门,崇文门在过去来讲,就是文官走的路,那么西边的宣武门,因为西边的气,收敛之气就是肃杀之气,那么走的是杀气,所以说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不仅骂人讲文化,连杀人都讲文化,就是秋后问斩。就是一定要掌握这个秋后问斩,它绝对不可以,因为在生发的时候,你是不可以动一点点杀心的,如果这时候你动了杀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时候都会少结一个果。那么理解一下,为什么安定门和德胜门要放在北边,先去理解这个东西南北,大家不要小瞧这个东西南北啊,实际上用现在的风水学来解释一下,也能够清楚,就是说现在大家买房子的人特别多,都比较重视风水,那么大家一定要清楚什么叫风水,风水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是说你如果老住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它的一些对你的影响是像风和水一样看不见的,但是它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老住东边的房子和住西边的房子,时间住久了它慢慢慢慢的会影响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说住东边的房子住久了的话,那么你每天如果看到朝阳升起来,这样你每天都能保持着一种欣欣向荣的这么一种状态。就是说你每天你都能够跟着太阳升起而升起,太阳落山你就早早的休息了,你这样慢慢你就会保持着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如果你住在西边的房子,你每天都看到日暮西下,这样你对人生会有一种苍凉感,它慢慢的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会比住东边的房子要晚睡一个小时,要晚起一个小时,你的整个生活状态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风水的涵义。那么大家把这个话题留在下一讲,就是说想一想,为什么北边要开两个门,一个安定门一个德胜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最安定,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得胜。好,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第二期:中医与日常生活 好!上次我们讲到,就是在北京城的北面,实际上开了两个门,一个叫安定门一个叫德胜门,那么实际上在北京城的过去这九个门,每个门实际上要走的是不同的车,都是要求得很严格的,都是从中国文化的那个角度去安排的。比如说走崇文门的车,只能是一种车出入,就是酒车。那么酒车,酒在传统文化的概念里边,它意味着生发。那么宣武门只许走另外一种车就是刑车,因为它这边守的是肃杀之气,它是按照它的气机去运行的,那么在安定门和德胜门,这两个北门一般的来讲,从风水学上来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为什麽呢?因为北方主收藏,收藏就是要藏得住,我们原先讲,就说的南方的疏布是做慈善,然后到了北方就是收藏,收藏的基本上都是你的心爱之物,是你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拿出来给别人看的,是要藏得住的东西。类似于我们的肾精,我们的肾精藏得越足,我们的本钱越足的话,我们向外散的东西就会越多。可是恰恰北京城的北面开了两个门,一个安定门一个德胜门,那么这两个门在两种情况下开启,平常是不允许开启的,开启的时候,这个是出兵打仗的时候,出征的时候开的是安定门,所以我们都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什么能够使它,就是它要出去打仗的话,它首先要心神非常的有定力才可以,那么什么可以使人有定力,就是出征打仗的车,再反过来想,这是得胜凯旋回来走的道是德胜门,就是回来的时候走德胜门,出去走安定门,有出就得有进。大家看这是北方的含义,北方的含义就是说,你这儿藏是一定要藏的,但是万不得已用的时候,一定要有出有进,不可以只出不进,这是北方的内涵。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最安定呢?用中医的角度来讲,只有肾精足才能够有定力,如果你肾精不足,你的定力就不够。比如说我非常,就是有一些老板,有一些企业家特别有意思,他们在锻炼员工一种精神,是什么呢,他在培养员工,说你们一定要练出来,泰山崩於前而不乱,这个境界太高了,这个老板简直是很厉害,他非要让他的员工一个个遇到事以后镇定自若,可是要真想练出泰山崩於前而不乱,你们试想谁能做得到,应该来讲我们在座诸位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这在古代在老子的书里说,有一种人能做得到,就是婴儿,但是你们,这个以后我们会讲,你们会认为婴儿是不懂,不是这样的,是婴儿的精气特别足,所以他不会乱,而你早就吓得哇哇大叫了,那么你的肾精不足的话你就根本做不到泰山崩於前而不乱。现在我们的人,门响一下,哐当一下,你都能吓一跳,拍拍桌子你都吓一跳,你还别提泰山崩於前而不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点也可以做到,就是说可以做一方面的一个练习,叫做什么呢,中医里边讲一句话,叫做习能胜恐,就是习惯,我们恐惧,我们不安定,是因为什麽呢?是因为我们内心恐惧,而我们的恐惧从哪儿来,是由于肾精不足而来。那么中国中医学里边讲,习惯可以战胜恐惧。这个老板就有可能要做一件事,就是天天从那儿啪啪啪拍桌子,员工听得久了,今天他进来,他拍一下,把他骂一顿,明天再拍一下,把他骂一顿,慢慢的员工真的就不怕了,进来他都有心理准备了,一进去他就啪桌子,我就不用怕了,这叫习能胜恐。而实际上我们以后会讲到就是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惊,你听到一点响声就害怕的情况下,那就是我们的胃肾病,是胃气不足和肾精不足的象,所以这是安定的问题。那么得胜你要想得胜的话,关键的问题也是要精足,精不足的话,肾精如果不足的话,你靠什么来得胜。这都是打仗,这是走这两个门,同时还有一点,在这个地方,这边还属于什么呢?春,所以大家都能联系在一起,春、夏、秋、冬,然后中土是长夏,就是它运化四方的,长夏就是夏天过后有一个季节,它正好是把开花的过程,变成结果的过程,那个过程叫做中央脾土。它要能把开花变成结果,这就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化这个功能能够做到,通过脾的运化功能来做到,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我们既然是在山东,大家都一定要清楚,我们山东比如说有个泰山,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那么在秦皇汉武的时期,都有一个国家很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真正伟大的帝王一定要封禅泰山,那么这个封禅泰山是从哪个意义上讲呢,就是说泰山实际上在五岳当中并不是最高的一座山,对吧,可是为什么都要封禅泰山,为什么不跑到西岳去,或者跑到中岳去,我们中国不是讲中土的吗,你干嘛不跑到中土去,中岳去,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说他封禅泰山,实际上作为国君,他要掌握的国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生发之机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东方的含义,也是为什么要封禅泰山的含义。比如说中国古代连打仗都是这样,因为鼓声是主生发的,嘭嘭嘭敲鼓。所以记着打仗的时候,刚开始一定是敲鼓,敲鼓就能够振奋士气,打仗开始前敲鼓,嘭嘭嘭敲鼓振奋士气,让他的肝气上来,然后让他可以往前冲,然后同时这边到该收兵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什么,鸣金收兵,鸣金收兵一定是吹号,就开始收兵。实际上鸣金收兵就是要收了,收敛了。因为西方属金要收敛,所以你要把这个东西懂了,实际上就是《黄帝内经》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开篇全都是在讲东西南北和春夏秋冬。《黄帝内经》这本书,真的是很奇怪的一本书,它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是讲怎么治疗一个疾病,而它讲的是,它更像一个老师,它在引导着我们,告诉我们,怎样去顺应自然的力量,那么所谓自然的力量,自然它是有这么一个顺序在里边。另外一点大家去想一想,就是说其实从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出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大家去想一想,我们人体的中部在哪里,按说人体的中部,很多人都会说就是说在肚脐,其实肚脐叫做神阙穴,那么它实际上是连接着先天和后天的一个很根本的一个地方。但是它并不是人体的中部,肚脐是神阙穴,它已经先天的这个神,当你剪掉脐带以后,它这个地方,先天的神明已经缺失了,所以肚脐是叫神阙穴,而且肚脐这个穴位是只可以灸法不可以用针刺的,你不可以再刺伤它的这个地方。那么到底人的中部在哪里呢?大家仔细想一想,所以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大妙处,实际上我们人体有一个很奇怪的穴位就叫做人中,这才是人的中部,为什么?反过去你们去想现实生活当中你们好像都懂点中医,都会说人昏倒了要掐哪儿呢?掐人中对不对?可是为什么掐人中呢,我问过很多人,很多人都说掐人中,说那是强刺激。那么要是假如说是强刺激的话,我打你一棍子也是强刺激,我扇你一个嘴巴子也是强刺激,我干嘛非得掐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人中?这个地方太高了,它在这个地方,那么它怎么能叫人中呢?实际上这个只有中医的理可以把这个解释通,就是说它实际上是我们人体里边最大的两条经脉的连接点,哪两条经脉呢?一个就是督脉,督脉是起于会阴,会阴就是我们的前后阴的正中间那个,其实不是在那个点上,是在那个点的里边,是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它督脉是起于会阴,然后沿着我们的一支是从少腹往上走,一支就是从长强穴从我们背后的尾椎骨的最后一个穴位一直上头,一直是这样下来到人中。人的脊柱,那么这条经脉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它主气。那么督脉在很多程度上它对男人来说是决定他的生殖,因为它也上脑,它也决定他的生殖,决定他的脑髓,决定他的肾要腰脊、脊柱、脊髓,这些方方面面都是由督脉来决定的。所以说男人能不能生孩子要看督脉,另外一条经脉就是任脉,任脉是在我们人体前部的一条正中线,那么它一上来以后呢,到最后,大家看旁边这个小图,实际上它是到嘴唇的这个里边,也是从人中这儿交汇的。那么现在大家都知道,任脉是主血的,它是人体最大的一条阴经,这两条经脉都算奇经,奇特的奇,是属于奇经八脉里边的东西,那么所谓奇经,十二正经是人体的正常的生理的一个现象,而奇经八脉可以说是人体的一种很特异的方面的一种能量,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的储存地。那么像在这种地方,它基本上是可以决定你人生很重大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生育胚胎,所以任脉妇科病要不好治的话,妇科病的治法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任脉,就是女人的生育也是由任脉所主,而男人的生育是由督脉所主。那么我们的人中,恰恰是任督二脉的交汇所,所以在这儿交汇,所以为什么人昏倒要掐人中呢,所谓你昏倒实际上是《易经》卦象里的一个卦,就叫阴阳离绝卦,就是阴气在下面,阳气在上面,就是你的阳气唰地走了,阳气在上,阴气在下,这样就属于阴阳离绝。那么这种情况下,我必须通过强刺激人中这个穴位,把你这个阴阳再重新和合,我通过压迫它,然后你的气血再重新调上来,这个卦象叫什么呢,这个卦就叫做否卦。而我通过掐人中以后,我重新给他转过来的象,是什么呢?就是泰卦。这就是属于阴阳合和卦,因为阴气是下降的,阳气是上升的,这样阴阳合和的话,人体就能够清醒过来,所以人中这个穴位,在人身当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就是说它关系到我们人体的两大经脉的一种交合,就是阴阳的交合。所以人中的真正的象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人中应该以深、长、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人中就是我们阴阳二脉的交通的沟渠,如果你阴脉和阳脉交通的沟渠又宽又长又深的话,说明你这个人的气血的交通的能力特别强,你如果这个气血的交通的能力特别强,那么它就关系到两个方面,所以人中另外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寿宫,一个叫子庭,就是说你人中,你这个阴阳交合,气血交合的能力强的话,人的气血旺盛,你的寿命就长,如果你阴阳交合的能力强的话,你的精就足,你就能够生育后代。所以从人中这个象,就可以看出你的寿命和你后代的问题,所以这在古代相书里人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相,就不用再去查你的长寿基因,实际上就看你这个相就可以,这也是中医之道,它会告诉你,你要怎么去通过外部来看你内部,这也就是说我们人体的内部情况一定会在人的体表上有所表现,你看到了外部表现,你就知道它的内部表现是怎么样的,这就是人中的意义,就是看你的寿宫和子庭。大家不要担心,不要回去一看,说,我这个人中太短了,我很短寿或者怎么样,不要有这种想法。那么可能你生命会很短,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人中的长、宽、深,它跟一个东西有关,就是如果你最近非常要命的糟蹋你自己的身体,你的人中自然会变的扁平,就会变平了。如果你真的很养自己的话,知道自己去养生的话,那么你的人中慢慢慢慢地会变得深一些。因为你这样把你的气血养足了,它这个渠道不就通了起来,这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呢,你不仅可以从天地之象去看待我们人体和人体内部的一些变化,甚至包括我们人体的外象,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我们身体里边的一些问题。所以有一句话就说,这个人中啊大家一定要看,这个人中在泰卦里实际上就是这一点,是什么呢,就是以人中为界,我们的下边三根阳爻,就是我们的前阴,我们的嘴巴和我们的后阴,嘴巴,前阴,后阴是三根阳的单穴,然后上边是两个鼻孔,两个鼻孔两个眼睛两个耳朵,这是双穴。所以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还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说的夏天,因为阳气全浮跃在外,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一个格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夏天反而要吃一些温热的东西,夏天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是消化能力最弱的,所以我们夏天要吃一些姜类的温暖的东西,宣发的东西。那么等到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内敛,所以在我们的人体内部,脾胃就要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反而冬天我们可以吃一些滋补类的东西,同时吃萝卜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保持一种清凉和通畅,因为萝卜是顺气的,它可以往下顺,所以这是从日常生活当中,都是可以认识到方方面面的东西,这也是《黄帝内经》教给我们的一种养生之道。那么下面就要讲一下关于中医与日常生活,我们几乎都讲了,还有一个仁义礼智信的问题,我们刚才讲了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讲仁义礼智信,实际上也是从这个图里来的,仁义礼智信,那么东方,东方为生发之机,所以包括我们的这个仁义礼智信,也是从身体当中来,比如说仁就是东方,就是你一点点善念,你生发出来的一点点善念,你这一点点善念将来就可能影响你的很多东西。然后义是什么呢?义,所谓义气大家去想一想,义气就是我不要的东西,我白送你的东西,我替你两肋插刀,对吧,我不要求你回报,所以义就主散,就是散,就是我白送你东西。然后礼呢?礼就是西方,礼就是约束,说我们要如何约束人性,也是人性的收敛。然后智,所谓智慧都是从哪来的呢,智慧是肾精的外现。那么信,是中央脾土,大家看信这个字,实际上就是人言为信,什么叫人言为信?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要可靠,它就像什么,就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土地是从来不骗人的,你只要撒下了种子它就发芽。所以这也是仁义礼智信的这个概念。那么另外一点就是说,我们以后还会讲到,肾实际上还主这个志,就是肾的神为这个志,我们原先说过,就是假如你志气的大与否,志气大不大,智力高不高,实际上都跟我们肾精足不足有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经常会发现,小孩子的志气就特别高远,妈妈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宇航员,现在让你去当个宇航员,你自己心里都哆嗦,我上去行吗?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这里边的感觉,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就说的小孩子为什么志向大,小孩子精足,我们在座的诸位,为什么现在就想着赚钱,实际上我们的志向已经不想去当科学家了,我们已经没有很高远的志向了。我们就想维持生计,就想觉得我再多赚点钱,再比别人好一点就可以了,实际上这已经显出你肾精不足的象了。那么到了老了以后呢,我们会经常怎么说,老了以后就说能活着就行了,对吧。我什么也不求,精几乎快没了,精快绝了这个象。所以记住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会把这些东西理解了,把东西南北理解了。然后我们生活当中,心肝脾肺肾这些都慢慢都可以会理解。好,下面讲一下《黄帝内经》到底讲什麽,实际上《黄帝内经》的第一点叫顺其自然,我个人认为就是说的它是在讲顺其自然,那么顺其自然,什么叫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很好说,但是这四个字,要想做起来就很难,所谓顺其自然,后面我加了一句话叫因天之序,所谓天的序大家一定要记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这就叫天的顺序,这个顺序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么你人体也要顺应这个顺序。顺其自然这话说起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做起来就很难,现在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身体不健康,都因为我们不顺其自然,比如说顺其自然就讲,春天花开了你如果折断一支,你秋天就少收一个果,那么这就是你自己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想,想清楚这五个点,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你如果是在春天的话,你就不要想着你明天就收钱,你这么想好像挺有为,实际上你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春天的时候就是生发,你要在生发的这个层面上,你就只想着生发,你别想着收敛。如果在收钱的这个程度上,你就只想着收敛,你就别想着生发。那么当然最好的状态,就是这个四象全有,那就是最好的。那就叫见群龙无首吉。这几个都是龙,无首,吉了。这是一点,那么这就是《黄帝内经》的第一点,就是说你在这做事做人的当中,你一定要保持着这种情志,就是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第二点它就强调的是健康长寿靠自己,一定要记住健康长寿不靠药,不靠别的就靠自己。所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黄帝内经》在很大程度上是讲医道的一本书,所以它实际上在告诉你,健康实际上是一个积精垒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这个以后我们马上要讲,靠的是吃好睡好,消化吸收都有了,人们才可能健康。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中国人实际上是把比如说万恶淫为首,它把性事什么跟身体健康相关,把情绪也跟健康相关,实际上它就告诉你,这些东西都会影响人的身体,这也是我们以后要讲《黄帝内经》的时候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同时就说的是什么,其实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因为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与人,人性也非常的相关,所以要调理好生活,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你这个人。第三点就是天人合一,大家一定要记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会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形诸外。你的内部表现是什么,外边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中医有望闻问切,看你一眼就很清楚,因为你的内部的情况,在你的身体上会有所表现。所以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一定要跟自然和谐,它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这是天人合一的意义。所以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好,谢谢大家,今天就到这里。第三期: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 这一节我们讲因天之序,也就是人体生命日节律,也就是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那么这里边首先我们要讲子时,所谓这个时辰是夜里11点到1点,我们现在都用的是小时的概念,那么针对于古代来讲,这就叫大时,是两个钟头11点到1点,那么这个期间是胆经当令,所谓当令是什么意思呢?当令就是值班,这个期间是胆经在这儿值班,那么这一点第一要讲一下养生机,在中国文化里边,它非常重视这个时辰,就是子时,是一阳初生。恰恰是在天最黑暗的时候,那么这时阳气开始生发。所以在中国古代,《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什么呢?取决于胆的生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到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会容易困,可是到十一点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清醒了,这就是因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胆经,我得先介绍一些概念,胆经,涉及到胆经的时候,我们中医里讲任何一个脏器它都关系到,中医的藏是这么写的,藏,它都关系到三个层面:藏:形气神所谓形,就是它的物质基础。不要以为说我把胆囊切了,说我的胆经是不是就生发不起来了,不会。胆经是一条人体的一个很长的经脉,从头一直到脚。那么这个是形。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