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和谐健康之本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

ID:17391274

大小:24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8-30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_第1页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_第2页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_第3页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_第4页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身心和谐健康之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身心和谐健康之本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暨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请你思考在你心目中,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本章内容概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适应力判断鉴别——小林的健康观小林太胖(1.61米的身高却有182公斤的体重),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他走路吃力、行动迟缓、容易疲劳、难交女友····同学们为他担忧,他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无疾无病,肥胖没有关系”。图片一、判断鉴别——身体不健康的常见表现上楼心慌、气短、腿软、胸口堵得慌;眼睛酸胀/干涩疼痛;颈背/全身肌肉酸痛;入睡困难(30min不能睡觉)、多梦、易醒

2、、早醒;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容易疲劳,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易感冒,长时间不愈;胃部不适,腹满、腹胀或腹泻;关节痛。一、判断鉴别——请你思考小林的健康观正确吗?对照上述身体不健康的表现判断自己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二、知识视窗——现代健康观WHO早在1947年就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现代健康观也认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调节机能良好,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体力精力充沛,劳动效能状态良好。心理健康是

3、指一种持续高效、满意的心理状态,包括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有自控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自知之明等。社会适应健康是指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切合实际的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有追求。二、知识视窗——WHO提出的健康人标准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任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头发有

4、光泽,无头屑;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二、知识视窗——身心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身体亚健康会导致心理亚健康疾病会打破心理的平衡生理周期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状态影响身体健康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身体健康致病行为模式产生相应躯体疾病社会支持影响身体健康三、健身策略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平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行为方式,保持心平气和状①量力而行;②劳逸结合;③适度表达情绪;④合理宣泄情绪;⑤运动减压适应生理周期

5、,遵循生命规律四、反思践行自我反思:①此前你知道哪些健身策略?用过哪些策略?②上述哪些策略适合你?打算如何运用?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自我践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健身计划并坚持执行。初识心理健康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紧闭内心的缄默······——央视《心理访谈》节目宣传语一、鉴别判断——失恋的小雯相恋两年后,小雯与其男友分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深感痛苦,郁郁寡欢,不能接受恋爱失败的现实,这也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鉴别判断——

6、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1.情绪低落或容易波动、易激惹、心烦意乱等;2.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3.精神紧张,易把事情忘坏处想,易为小事生气,过后又后悔;4.不与人交往,孤僻、自闭、冷漠;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6.工作学习或者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7.对某些人、事或地方莫名地感到害怕、紧张,不能自控;8.对自己的某些观念或行为感到害怕,又无法控制,反复想/做某事,不做心里就不踏实;9.有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出现错觉、幻想、妄想等,自己丧失对现实、对自己的感知,无法融入社会。一、鉴别判断——思考并回答小雯

7、失恋后的心理反应有哪些?对照上述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判断你自己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二、知识视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个体持续高效、积极满意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统一及协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的集合,是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基于当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态度。二、知识视窗——心理健康的表现悦纳自我,具有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格特征;悦纳他人,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健康,心境状态良好;重视自我实现,追求人生价值。二

8、、知识视窗——心理健康的三状态心理的“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健康”逐渐向“不健康”、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