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ID:17444482

大小:2.60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8-08-31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外科学家预测 (澳大利亚教授麦米高)未来20年将出现30种新发传染病一、概述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主要为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1989年9月1日起施行)至20

2、09年9月,已由原来的37种增为39种。分为甲类2种、乙类26种,新增甲型H1N1流感(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和丙类11种(新增手足口病,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3、、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2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什么是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新识别和以往未知的传染病。什么是新发传染病?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

4、0余种;截至目前,在我国陆续发现的有十余种(14)。新发传染病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新病原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即出现了对人类致病的新病原体并引起新的疾病,如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等。新发传染病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2)新变异株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原已认识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后出现新的型别而引起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由冠状病毒变异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3)新认知的新发传染病:有些疾病早已存在,但未被认知,近年才被认识,如丙型和戊型肝炎、军团菌病和莱姆病(lymedisease)等。新发传染病大

5、体可分为以下几种:(4)新确认的新发传染病:一些疾病早已存在并被认识,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近年来,发现这些疾病是传染病,如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新发传染病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5)在某地新流行的新发传染病:某种传染病早已在一些地方流行并被人们所认识,而当它在新的地方流行时,通常被认为是该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如西尼罗病毒病和猴痘在美国发生流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流行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如莱姆病、军团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呈全球分布;SARS在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疯牛病在欧洲、北美及日本近30个国家流行。同时,生物、自然和社会等因素

6、可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传播途径产生影响;如局限在非洲等地区的西尼罗病毒脑炎和猴痘却在美国出现暴发流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2、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埃博拉出血热、SARS等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西尼罗病毒脑炎可经蚊虫叮咬而传播;O139霍乱主要通过水传播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如2003年1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一名因输血感染疯牛病的病例,打破了人类的常规认识。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3、与动物关系密切野生动物是马尔堡出血热、西尼罗病毒脑炎等病原体的宿主;莱姆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

7、verwithrenalsyndrome,HFRS)等病原体的宿主是鼠类;猫抓病、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与畜禽有关。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4、病死率高,危害大埃博拉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军团病、人禽流感等疾病的病死率很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引起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以病毒性传染病居多,变异快,抵抗力强,病毒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如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对所有杀灭病毒的物理、化学因素均有较强的抵抗力,在136℃高温和

8、2h的高压下才能将其灭活。一、概述WHO报告,全球48种常见疾病中,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WHO报告,全球死亡5200万,其中1700万死于传染病传染病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