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ID:36592035

大小:482.47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09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燕玲自古以来,传染病的流行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许多对人类具有严重威胁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肆虐人类千百年的天花已被消灭,脊髓灰质炎在我国已宣布消除,结核病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在发现了抗结核药后,就再也不是可怕的瘟疫了。7/30/2021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界未及领域的探索和开发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与生态平衡,客观上为原有传染病的复苏和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2003年春的SARS的暴发流行,2004年春禽流感疫情的出现,这些迹象表明,传染病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2、。事实说明,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与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7/30/20213当今世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已经不是某一城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国家的任务,而是一项全球性的共同行动。当前,国内外医学界都在努力研究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规律,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阻断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我国卫生防病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使传染病的控制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策略。7/30/2021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主要指:鼠疫、霍乱。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7/30/20215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3、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7/30/20216◆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种类分)7/30/20217●细菌性感染:霍乱、鼠疫、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新生

4、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炭疽、麻风病、布鲁氏菌病、淋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性质分)7/30/20218法定传染病分类(按性质分)●病毒性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型脑炎、登革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30/20219●立克次氏体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蠕虫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等。●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梅毒。●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法定传染病分类(按性质分)7/30/202110■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

5、腺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猩红热、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7/30/202111■经消化道传播: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伤寒和副伤寒。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7/30/202112■医源性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淋病、梅毒等。■经接触传播:狂犬病、鼠疫,黑热病、炭疽,布鲁氏菌病、一些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等■经土壤传播:包虫病、炭疽等一些寄生虫病■经虫媒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法定传染病分类(按传播途径分)7/30/202113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经空气传播,大多有季节性升高的

6、特点,一般见于冬春季节,儿童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袭对象,特别是在校学生、群体生活者,由于人员密集,更容易相互感染,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空气传播的主要因素。呼吸道传播传染病7/30/202114概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A、B、C、D、X、Y、W135等13个菌群,其中以A、B、C群最常见,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30/202115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在不同的时期内,人群中致病菌群不断发生变迁。安徽省局部地区发生流脑疫情

7、传播流行的主要是C群脑膜炎双球菌。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病原菌侵入人体后,细菌在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生长、繁殖,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30/202116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到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不同的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样,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