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ID:17624898

大小:4.4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04

上传者:U-960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3页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4页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非常之高然而就业增长却比较缓慢尤其是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失业率不降反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而我国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就业弹性的持续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 本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主要是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描述分析和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别从总量关系增量关系三次产业以及硬币的另一面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2章理论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与本文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3章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从总量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并对统计数据作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计量分析 第4章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分析本章分别测算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人员结构变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第5章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检验本章从另一个角度即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奥肯定律进行检验从而佐证前部分得出的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结论 第6章高增长低就业原因分析结论与建议本章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并综合学界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解释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就业弹性失业奥肯定律   I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AbstractReformandopeningupthepastthreedecades,ourcountryhasexperiencedrapideconomicgrowth,butemploymentgrowthisrelativelyslow.Especiallysincethelatterhalfofnineties,theunemploymentratebyincreasingratherthanreducing.Theemploymentpressureisincreasing.Considerthegeneraleconomictheory,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growtharepositivelycorrelated,however,inourcountryeconomicgrowthwasinconsistentwiththeemployment-therewasa"high-growth,lowemployment"phenomenon.Itperformedspecificallyinthecontinuingdownwardtrendofemploymentelasticity.ThisarticleisonChina's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dataforanalysis,withaviewtoexplainthecausesofthisphenomenon.Inthispaper,empiricalanalysisandnormativeanalysis,mainlyempiricalanalysis:includingdescriptionanalysisandeconometricanalysis.Separatelyfromthetotalrelationship,theincrementalrelationship,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hreeindustriesand"othercoinsside"-economicgrowthandunemploymenttheyareanalyzed.Thispapermainlyincludesthefollowingsixparts.Chapter1ispreface.Itincludessubjectsofthisthesis,researchmethodsandthesisstructure.Chapter2,TheoryandLiteratureReview,mainlycombingeconomictheoryassociatedwiththispaper,theresultsofacademiaresearchinordertodeterminethedirectionoftheresearchinthisarticle.Chapter3makesempiricalanalysisofthe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growth.FromthetotalaspectsofChina's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giveadetaileddescriptionofthestatisticaldataandmakeamorescientificandstandardizedquantitativeanalysis.Chapter4,theemploymenteffectsofthreeindustries,calculatingseparatelytheemploymentelasticity,theoutputvaluestructureandemploymentstructureofthreeindustries,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fromthepointofviewofindustrialstructure.Chapter5,economicgrowthandunemployment-Okun'sLawexamination,furtherfromothersideofthetopicofthisarticle,thatis:economicgrowthandunemployment.MainlymakeatestforOkun'sLaw,whichcorroboratedtheearlierpartdrawn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conclusions.Chapter6istheconcludingpartofthisarticle,toexplainthephenomenonofII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high-growth,lowemployment”onthebasisofeanalysisandacademiaresearch.Furtherput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andproposals.Keywords:economicgrowth;employment;employmentelasticity;unemployment;Okun’sLawIII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1章 绪论1.1选题背景时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社会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高令世人瞩目1978-2007年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9%毋庸置疑无论是从世界角度还是发展中国家角度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屈指可数的其速度可以称得上是经济超高增长国家 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增长路径的特殊性经济社会的其它方面的发展程度却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中就业问题就是尤为突出的一个 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通常必然带来就业的扩大和劳动力的更充分利用经济增长与失业是反向变动的关系经济增长会带动就业的增加经济衰退会导致就业的减少失业增加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状况的明显改善失业率反而呈上升趋势见图1.1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给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许多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14.0012.0010.008.006.00本文试图阐释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并4.002.000.00图1.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第1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2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本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主要是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描述分析和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别从总量关系增量关系三次产业及硬币的另一面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本文共分为6章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2章理论与文献综述主要是对与本文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3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实证关系分析本章从总量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并对统计数据作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计量分析 第4章三次产业的就业效应分析本章分别测算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第5章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检验本章主要是对奥肯定律进行检验从而佐证前部分得出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结论 第6章高增长低就业原因分析结论与建议本章在本文研究综合学界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1.3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国内外对本文命题的相关研究非常之多观点多有相合之处也不乏相佐之处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运用描述分析和计量分析并采用了最新的经济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最新情况变动作了分析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以及受篇幅研究时间资料收集的限制论文必然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也正是笔者进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    第2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2.1基本概念界定理论体系的构建以特定的概念为前提对概念的界定不仅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较好的切入点而且也能够在把握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有解释力的论述本文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增长的一般定义是以固定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的某种量度的变化率最广泛采用的是人均国内生长总值的增长率本论文经济增长的概念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一年内的增长而GDP的增长率则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就业人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就业人员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LIO的定义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在考察期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世界各国一般采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失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作为失业的主体必须具备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没有工作三个条件 我国对城镇失业人员的定义是有本地非农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具体来说是以经济增长GDP为自变量就业量为因变量计算出来的弹性指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增长变化一个百分比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假设L为就业量L为就业增加量Y为GDPY为GDP增长量GL为就业增加率YG为GDP增加率按照弹性的差分公式表达为∆L就业弹性E=L∆Y=∆LY∆YLGLGYY就业弹性的微分表达式为第3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dl就业弹性E=ldy=dldy·lyy通常来讲就业弹性大于零当其越大时说明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量越大当其越小时经济增长就不能拉动太多的就业增长即使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效果也不会明显另外就业弹性也可能小于零在这种情况下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不具有拉动作用相反还排斥就业 2.22.2.1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世纪20年代科布和道格拉斯从微观方面提出了企业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模型即科布道格拉斯函数 á其中Y是产出K是资本L是劳动力á是资本对产出的贡献部分是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部分的投入产出模型 索罗后来又加入技术进步因素Yt=A0eëtf(Lt,Kt)建立了一个技术进步条件下式中Yt,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ëA0áâ为参数其中ë为技术进步率eët为技术进步因子á和â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对Yt=A0eëtf(Lt,Kt)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形式 lnYt=lnA0+ët+álnKt+âLt对上式估计参数â值即得出就业弹性值两边全微分并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当∆t趋近于一个时间单位时为 令GY=∆Y/Y,GK=∆K/K,GL=∆L/L得到模型GY=ë+áGL+âGK 上式是一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式中â为就业弹性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作用的结果第4页共42页Y=ëKL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根据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致性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经济衰退伴随着失业率上升的事实反证了这一结论另外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还指明了技术进步率资本投入增长率以及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均与就业增长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节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2.2.2配第-克拉克定理最早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名著政治算术中配第认为部门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异是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流动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家业的人数较从事商业的人数将趋于相对下降而从事工业的人数又较从事工业的人数趋于相对减少这样的结构转化显示了部门或产业间要素流动和转移而发生要素产业转移的根本诱因与产业部门的收入差异有关 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进一步考察了众多国家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之间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其经典名著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克拉克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三次产业在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以劳动力在产业的人数分布及所占比例的变动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经过对时序资料的系统分析他发现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1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比重从80%的不发达时期经过若干年发展会下降到7% ̄8%的发达国家水平 2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加但在接近40% ̄50%的水平时通常情况下就会开始稳定下来 3第三产业具有高就业弹性吸引大量劳动就业即使农业和工业劳动力占总量的比重停止增长它所容纳的劳动力份额仍在增长之中 另外克拉克还从横断面的分析中印证了他的这一发现即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就相对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就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整个劳动力资源中所占比重相对越大对越小 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显然克拉克所揭示的就业结构变动规律与配第的研究发现极为相似这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统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他们揭示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即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产出和劳动力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之间交替上升首先由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之首逐步向第二产业第5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转移第二产业产出和就业比重上升为第一位之后便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产出和就业比重逐步占据优势地位 2.2.3奥肯定律奥肯AMOkun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曾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根据美国经济统计数据估算得到一个关于失业率变动和实际GDP增长率变动的经验关系式即奥肯定律 失业率的变动=1/2(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  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在现行工资下工作的人都能就业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失业率为5.5%时就算充分就业潜在GDP是由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决定的生产能力又决定于可获得的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和技术效率潜在GDP趋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而实际GDP则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很大往往与潜在GDP出现背离在经济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2.3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回顾国内与此选题有关的研究大致在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1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如有些学者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数据来测定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通过就业增长弹性来判断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越来越少的结论胡鞍钢1997夏杰长1999李红松2003有些学者则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就业没有增长甚至可能绝对减少而有些研究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如龚玉泉袁志刚2002从有效劳动需求即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的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经济增长通过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带动了企业总劳动工时的增加事实上促进了有效就业的增长邓志旺和蔡晓帆2002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近20年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所谓的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矛盾并不存在 2关于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原因的分析对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这一现象虽有一些学者试图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但现有的研究不够深入且对这一现象未能提供一个完整的逻辑一致的阐释如有学者宋小川2004用技术进步论来解释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量产品和所需劳动力投入逐步下降从而产生了对就业的挤出效应不可否认技术进步对我国20年来的经济快速第6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技术进步通过其内在的创新和扩散机制不断扩张经济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潜在GDP增长率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TFP如果认为技术进步造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增长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但则说不过去因为从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是双重的短期来看挤出效应是存在的但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供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导致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又具有就业的增长效应对于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也有学者从国有企业隐形失业显性化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信息技术的发展等角度试图给出解释常云昆肖六亿2004龚玉泉袁志刚2002曹永福2004                         第7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3章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3.1总量变化情况分析描述为考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从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两个层面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进行总体描述以便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表 0.1是19782007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总就业人数变动的数据图 0.1和图 0.2是根据表 0.1的数据得出的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总就业人数(以L表示)各自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趋势曲线 从表 0.1的数据看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劳动力就业总量逐年增加我国2007年名义GDP为249529.9亿元是1978年名义GDP的68.45倍与此同时我国2007年总就业人数76990万人是1978年就业人数的1.92倍可见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了就业的增加从图 0.1和图 0.2显示的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的变动趋势看1978增加2007年我国GDP逐年增加就业人数变化虽有快有慢但就业总量也逐年描述经济总量与劳动力就业总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由左下向右上倾斜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同向互动关系性的关系 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加只是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表0.119782007年我国GDP就业人数及增长率年份 Y亿元GY(%) L万人GL(%) 年份 Y亿元GY(%) L万人GL(%)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3645.24062.64545.64891.65323.45962.77208.19016.010275.212058.615042.816992.318667.811.67 401527.57 410247.84 423615.24 437259.06 4529510.85 4643615.18 4819713.47 498738.85 5128211.58 5278311.28 543344.06 553293.84 647491993 2.17 1994 3.26 1995 3.22 1996 3.59 1997 2.52 1998 3.79 1999 3.48 2000 2.83 2001 2.93 2002 2.94 2003 1.83 2004 17.03 2005 35333.948197.960793.771176.678973.084402.389677.199214.6109655.2120332.7135822.8159878.3183217.413.96 6680813.08 6745510.92 6806510.01 689509.30 698207.83 706377.62 713948.43 720858.30 730259.08 7374010.03 7443210.09 7520010.43 758250.990.970.901.301.261.171.070.971.300.980.941.030.83             第8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91 21781.59.18 654911992 26923.514.24 661521.15 2006 211923.511.60 764001.01 2007 249529.911.90 769900.76 0.77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整理并计算 样本数据我们用Y代表GDP总量GY代表GDP变动率L代表就业人数GL代表就业人数变动率根据表 0.1的数据可以作图 0.1与图 0.2 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800007500070000650006000055000500004500040000图0.1GDP亿元就业人数经济总量Y与就业量总L变化折线图万人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经济总量Y图0.2经济总量Y与就业总量L关系的散点图从表 0.1及图 0.3可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较为复杂在短期内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可能呈现同向关系也可能呈现反向关系19792007年的大多数年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二者的变动更多地呈现同向关系第9页共42页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就业总量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即经济的较快增长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部分年份二者之间呈现反向关系即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方向相反经济的较快增长仅提供较少的就业岗位特别是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增长率二者的变动更多地呈现反向变动关系经济的较快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较快增长43.532.521.510.50 05101520GY:GDP变动率图0.3GY与GL关系散点图3.2数据及数据关系的计量检验在建立回归分析之前一般对于两个在经济意义上有关联的变量应当分别进行各自的平稳性检验如果不顾及序列的平稳性而贸然进行变量间的回归分析则有可能得到伪回归的结果伪回归的计量经济模型即使通过通常意义的t检验和F检验模型对于从事经济预测和估计活动都是没有保障的鉴于此下面先对经济增长和名义就业人数两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3.2.1经济总量和名义就业人数的单位根检验在上面二者关系的散点图中可以看出L与Y并不呈现直接的线性关系而更可能是对数的线性关系考虑到对时序数列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时序的性质及关系,且容易得到平稳序列本文对1978-2007年的GDP和名义就业人数分别取对数,计为lnY和lnL 表0.2并对二者进行单位根ADF检验 结果见 第10页共42页就业人数变动率G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表0.2ADF检验结果变量lnYlnLD(lnY)D(lnL)ADF检验值-0.427475-2.195640-3.043767-4.866006临界值(1%,5%,10%)-3.699871,-2.976263,-2.627420-3.679322,-2.967767,-2.622989-3.699871,-2.976263,-2.627420-3.689194,-2.971853,-2.625121P值0.89070.21200.04340.0005结论不平稳不平稳平稳平稳由表2-2可知,lnY和lnL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即lnY和lnL都是一阶单整的I(1)序列 3.2.2经济总量和就业人数的协整检验由于lnY和lnL的水平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需要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两步检验法二是Johansen和Juselius(1990)提出的最大似然估计法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在小样本下,参数估计的误差相当严重,而最大似然估计法克服了其缺陷本文根据Johansen的最大似然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给出了协整向量的最大似然估计统计量,以及协整向量个数r当似然比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另外,运用Johansen检验来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之前,要考虑自回归阶数的选择,本文根据AIC准则来确定检验结果如表 0.3 表0.3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UnrestrictedCointegrationRankTest(Trace)HypothesizedTrace0.05No.ofCE(s)None*Atmost1Eigenvalue0.5559140.175194Statistic28.121655.393013CriticalValue25.8721112.51798Prob.**0.02580.5409UnrestrictedCointegrationRankTest(MaximumEigenvalue)HypothesizedMax-Eigen0.05No.ofCE(s)None*Atmost1Eigenvalue0.5559140.175194Statistic22.728635.393013CriticalValue19.3870412.51798Prob.**0.01570.5409检验结果表明当r≤1时出现了第一个不显著的统计量5.39<12.51这说明lnY和lnL两个序列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虽然两个序列有各自的变动规律短期内两个序列可能表现出非一致性但在长期两者却表现为一致性形成稳定的第11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均衡关系3.2.3 经济总量和名义就业人数的格兰杰因果性检验协整检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中我们不能得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会不会带来名就业的增长就业增长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两期的检验结果见表 0.4 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表0.4PairwiseGrangerCausalityTests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结果Date:02/03/09Time:16:15sSample:19782007Lags:2NullHypothesis:LNLdoesnotGrangerCauseLNYLNYdoesnotGrangerCauseLNLObs28F-Statistic3.800750.17485Probability0.037480.84069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lnL不是 lnY的格兰杰原因即我国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增长而接受原假设LNY不是LNL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不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样本期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格兰杰非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我国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 3.33.3.1经济增长总体就业弹性测算回归模型测定就业弹性经过以上对数据的检验可以建立lnL和lnY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把lnL作为被解释变量lnY作为解释变量 在计量软件EVIEWS5.0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得回归方程为 第12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lnL=9.42268351+0.153495617lnY115.88R2=0.93219.64F=385.8975通过回归结果的分析可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方程与变量的显著性都能通过检验回归结果较为满意 回归结果表明19782007年我国的就业弹性为0.153495617也就是说代表经济发展的GDP总量指标每年增长l个百分点就能拉动全社会就业总量增加0.15个百分点以2007年的76990万总就业量为基数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会增加115.48万个就业岗位这个结果可以表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就业能力的扩大要解决就业压力的问题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一定效果的从表 0.1可以看出90年以后就业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因此对数据进行分段回归得到表 0.5所示的结果表0.5-8分阶段回归结果 样本期1979-19892000-2007就业弹性0.2020.072R20.9750.970t值18.7019.51f值350180通过分阶段回归所得结果可以看出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9年高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模式就业弹性值为0.202第二阶段1990年-2007年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模式就业弹性值为0.072由此可见90年代以来GDP增长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大幅下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渐从高就业增长型向低就业增长型转变 3.3.2用弹性定义计算的就业弹性根据第2章对就业弹性的定义∆LE=L∆Y=∆LY∆YLGLGY并利用表0.1的Y数据可算得就业弹性E见表0.6表 0.6 年份 GY(%) GL(%)E年份 GY(%) GL(%)E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7.57 7.84 5.24 9.06 10.85 15.18 2.17 3.26 3.22 3.59 2.52 3.79 0.287 0.416 0.615 0.396 0.232 0.25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3.08 10.92 10.01 9.30 7.83 7.62 0.97 0.90 1.30 1.26 1.17 1.07 0.074 0.082 0.130 0.135 0.149 0.140 第13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1 1992 1993 13.47 8.85 11.58 11.28 4.06 9.18 14.24 13.96 3.48 2.83 2.93 2.94 1.83 1.15 1.01 0.99 0.258 0.320 0.253 0.261 0.451 0.125 0.071 0.071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8.43 8.30 9.08 10.03 10.09 10.43 11.60 11.90 0.97 1.30 0.98 0.94 1.03 0.83 0.76 0.77 0.115 0.157 0.108 0.094 0.102 0.080 0.066 0.065 1979-19890.341991-20070.098注由于1990年就业数据统计口径发生变化GL因而变化异常予以剔除 由上表画出GYGLE的变化趋势图 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图0.4GYGL变化趋势图GLGYE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图0.5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图E从表 0.6和图 0.4和图 0.5可以看出用弹性定义测算的就业弹性与用回归模型测算的就业弹性相比较前者较大但变化趋势一致即第一阶段1979年-1989年高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模式就业弹性值为0.34第二阶段1991年-2007年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模式就业弹性值为0.098由此可见90年代以第14页共42页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GDP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大幅下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渐从高就业增长型向低就业增长型转变 3.3.3用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就业弹性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又有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模型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种类较多但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应用最为广泛根据第2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GY=ë+áGL+âGK和相应数据用Eviews5.0进行估计可得到各时间段的就业弹性估计值如下表 表0.71979-2001年分阶段就业弹性估计值 19792001 19791989 19912001 19952001 总体弹性 第一产业弹性 第二产业弹性 第三产业弹性 0.461 0.21 0.496 0.583 0.597 0.344 0.59 0.684 0.355 -0.104* 0.189 0.517 0.302 -0.076* 0.028* 0.343 注:GK采用固定资产存量增长率指标带*结果在0.1的置信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资料来源: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第5期. 同样与上面两种方法测算的就业弹性相比较虽然具体数值不同却反映了就业弹性相同的变化趋势 3.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数据的分析观察并利用三种方法测算了就业弹性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总体的就业弹性下降的事实 那么我国经济三次产业各自的就业弹性又如何呢对我国经济总体的就业弹性有何影响这就是下一章我们要分析的问题        第15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4章 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分析4.1GDP对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分析不同产业由于自身特点的不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及各要素配置的技术系数也不一样有的产业主要进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的能力较强有的产业进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生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弱既使同一产业或同一行业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是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所选择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带动就业的效应也不一样表 4.1为我国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资料从其中可以看出各产业就业量变动情况1978-2007年除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随GDP的增长逐渐增加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自1991年开始出现绝对下降1998年以后才开始缓慢增加但其绝对就业量小于1991年的就业量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仅不吸纳劳动力甚至是排斥就业的第二产业1978-1998年就业人数随GDP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幅度逐渐减缓到1999年甚至出现绝对就业量的减少说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第三产业随GDP的增加就业人数逐渐增加 表4.11978-2007中国GDP与各产业就业人数年份 GDP L L1 GL1L2 GL2L3 GL3L' GL' 1978 3645.240152283186945489011835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4062.64545.64891.65323.45962.7410244236143725452954643628634291222977730859311511.121.72.253.630.95721477078003834686793.876.833.844.293.99517755325945609066065.876.867.472.448.4712391 4.7 13239 6.84 13948 5.36 14436 3.5 15285 5.88 1984 7208.14819730868-0.91959010.5773917.1517329 13.37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9016.010275.212058.615042.816992.318667.821781.526923.535333.948197.949873512825278354334553296474965491661526680867455311303125431663322493322538914390983869937680366280.850.41.311.853.03170-1-3-3103841121611726121521197613856140151435514965153128.288.014.553.63-1.4516124283598811939599331012911979123781309814163155158.015.416.635.731.97183681018743 8.16 20027 6.85 21121 5.46 22085 4.56 22105 0.09 25835 16.87 26393 2.16 27453 4.02 29128 6.1 30827 5.83 第16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60793.771176.678973.084402.389677.199214.6109655.2120332.7135822.8159878.3183217.4211923.5249529.96806568950698207063771394720857302573740744327520075825764007699035530348203484035177357683604336513368703654635269339703256131444-3-201211.30.98-0.88-3.49-3.68-4.15-3.43156551620316547166001642116219162841578016077169201808419225206292420-1-10.4-3.11.885.246.886.317.3168801792718432188601920519823202282109021809230112377124614249179632232.044.263.415.513.33.551.2332535 34130 34979 35460 35626 36042 36512 36870 37886 39931 41855 43839 45546 5.54 4.9 2.49 1.38 0.47 1.17 1.3 0.98 2.76 5.4 4.82 4.74 3.89 注LL1L2L3分别表示总就业人数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L'L2L3表示非农就业人数GL1GL2GL3GL'分别表示各自的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画出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时间趋势图4.120151050-5-10 GL1GL2GL3GY图4.11979-2007年GDP增长率及三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图从图4.1显示的1979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看2007年以前除改革初期的1982年以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一直最高 1998年以前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均高于第一产业1999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低于第一产业且19992000及2002年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均为负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开始回升并超过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2005年以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又有较大提高并超过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第17页共42页这可能与当时几年产业过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的经济形势有关从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看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却呈现出反向变动关系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增加而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反而下降当经济增长率下将时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也降低但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却上升这说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仅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当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上升时第一产业劳动力容易转出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就下降当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时第一产业劳动力难以转移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就上升从图4.1我们还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带动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能力明显下降在图形上表现为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纵向距离逐渐扩大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又有拉近的趋势可能与这几年经济过热的形势有关进一步将中国1978 2007年各年GDP和各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可得经济总量与不同产业就业人数关系的回归模型lnL1=9.957727452+0.04462564478lnY(93.3936)(4.413625)R2=0.410282-18F=19.48032 从回归方程显示的结果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45且方程显著性不高拟合优度偏低说明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效应非常不明显这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及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已达饱和并排挤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其它产业 lnL2=7.142467+0.222655lnY57.91R2=0.92827619.04F=362.39由回归方程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二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看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23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223个百分点即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第二产业就业的增加 lnL3=5.401131+0.386033lnY64.352R2=0.98848.502F=2352.43从回归方程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86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38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就业具有促进作用第18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从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可见经济增长对各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效应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居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作用十分有限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就业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最强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4.2中国经济增长的非农就业效应分析我们在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总劳动就业量的关系时衡量就业增长的指标(总就业量)是用全国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代表国际上也是这样处理的但是市场经济国家从业人员数均为有效就业人数不存在隐性失业问题而我国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农业从业人员中包括大量的潜在隐性失业者他们并非真正就业因此用全国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作为衡量就业增长的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实际的就业情况为了避免农业劳动力数据失真所造成的干扰保证结论的准确性我们使用非农就业人数进一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表4.1数据显示1978-2007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了非农就业的增加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人数之间成同向互动关系从非农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看我国非农就业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变动19841989年逐渐下降1989年降到最低增长率仅为0.09个百分点19911993年有所回升但从1994年开始持续下降1999年降至最低仅为0.47个百分点从19931999的7年间非农就业增长率下降了5.6个百分点降幅达92.3%年均下降0.8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才开始波动回升1979-1989年的非农就业平均增长率为5.89%而1991-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3.34 % 1991-2000年的增长率仅为19791989年的56.7%即我国进入90年代后非农就业的增长速度显著下降经济增长带动非农就业的增长能力明显减弱 同样为直观地考察我国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我们以纵轴表示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以横轴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得到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图 4.2 第19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名义GDP图4.21978-2007年GDP与非农就业人数关系图图4.2表现出图0.2相同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即非农就业人数与GDP同向变动但图4.2中曲线的斜率比图0.2要大即更陡峭这说明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同向互动关系更强同时也说明GDP的增加更能拉动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 图4.3是我国1978-2007年GDP增长率与非农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时间变动趋势图从图4.3的变动趋势可见除个别年份外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增长之间具有协调的同向变动关系经济增长率提高非农就业增长率上升经济增长率下降非农就业增长率降低这种同向变动关系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非农就业的增加从图4.3可见90年代以前经济增长率与非农就业增长率之间的纵向距离较小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率与非农就业增长率之间的纵向距离逐渐扩大说明90年代以前经济增长率的非农就业效应较大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带动非农就业增长的能力减弱非农就业弹性下降 第20页共42页非农产业就业人数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614121086420非农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图4.31979-2007年GDP增长率及非农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图进一步我们利用表4.1的数据和计量软件Eviews5.0估计非农就业人数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lnL'=6.984501+0.303079lnY74.34R2=0.97634.02F=1157.1从统计学角度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关系数t值F值均比较理想回归结果显示1978 -2007年中国的非农就业弹性为0.303,即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0.303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机会比较可见非农产业的就业弹性高于整体的就业弹性正相关性更显著 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非农产业就业的拉动更为明显二者的从经济增长对整体就业弹性及经济增长对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的不同可知经济增长在不同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则可以扩大既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4.3从而抑制或减缓整体就业弹性的下降趋势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本文的第3章和第4章的前两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整体就业及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实际上一国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的变动如果能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适应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就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有效就业增加又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源泉如果就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就不能有效促进就业的增长国民经济也难以持续快速稳第21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定增长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而言经济结构调整中最显著的变化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引起中国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转型期就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同步性造成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波动和就业调整的困难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既有工业化时期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具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就业发展的特殊性本节将以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内在联系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考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劳动就业效应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问题 4.3.1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人员结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成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之间配置的基础手段生产者为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将各种稀缺资源逐渐地向相对收入较高的部门或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提高和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也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转向生产效率利润率高的产业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调整与变化就业结构是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者之间已经呈现和应该呈现怎样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1690)运用算术方法研究了英国法国荷兰的经济结构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工业的收入要比农业高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高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律这一定律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1940)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并分析了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的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将顺次不断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这一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1971)艾金同西姆斯 (1970)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 (1986)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进行了国别范围更广时间跨度更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定律西蒙库兹涅茨 (l971)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但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上升这是从大第22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量实际材料中得出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国民收入从1980年的460元上升为2007年的19033元增长了近41倍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表4.2为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GDP构成及从业人员构成演变情况  表4.219782007三次产业GDP构成及从业人员构成年份 GDP构成 从业人员构成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8.2 31.3 30.2 31.9 33.4 33.2 32.1 28.4 27.2 26.8 25.7 25.1 27.1 24.5 21.8 19.7 19.8 19.9 19.7 18.3 17.6 16.5 15.1 14.4 13.7 12.8 13.4 12.2 11.3 11.3 47.9 47.1 48.2 46.1 44.8 44.4 43.1 42.9 43.7 43.6 43.8 42.8 41.3 41.8 43.4 46.6 46.6 47.2 47.5 47.5 46.2 45.8 45.9 45.1 44.8 46.0 46.2 47.7 48.7 48.6 23.921.621.622.021.822.424.828.729.129.630.532.131.633.734.833.733.632.932.834.236.237.739.040.541.541.240.440.140.040.170.5 69.8 68.7 68.1 68.1 67.1 64.0 62.4 60.9 60.0 59.3 60.1 60.1 59.7 58.5 56.4 54.3 52.2 50.5 49.9 49.8 50.1 50.0 50.0 50.0 49.1 46.9 44.8 42.6 40.8 17.3 17.6 18.2 18.3 18.4 18.7 19.9 20.8 21.9 22.2 22.4 21.6 21.4 21.4 21.7 22.4 22.7 23.0 23.5 23.7 23.5 23.0 22.5 22.3 21.4 21.6 22.5 23.8 25.2 26.8 12.2 12.6 13.1 13.6 13.5 14.2 16.1 16.8 17.2 17.8 18.3 18.3 18.5 18.9 19.8 21.2 23.0 24.8 26.0 26.4 26.7 26.9 27.5 27.7 28.6 29.3 30.6 31.4 32.2 32.4 各期平均值1981-19851986-19901991-199531.726.321.444.143.346.023.830.332.665.960.156.219.221.922.214.818.021.5第23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96-20002001-200718.412.7 49.746.7 31.940.5 50.146.3 23.223.4 26.730.3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根据上表可画出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GDP构成及从业人员构成演变趋势图如下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 GDP构成 一产从业人员构成 一产GDP构成 二产从业人员构成 二产GDP构成 三产从业人员构成 三产图4.4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GDP构成及从业人员构成演变趋势图从图4.4显示的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GDP构成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先降后升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值比重一直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动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19781991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上升1991年达到最高19921995年持续下降1996年以后开始缓慢上升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演变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均匀1978 1994年下降速度较快1995-2001年基本保持不变2002年开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先升后降9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但90年代中期以后上升速度明显变缓    从图4.4揭示的我国自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并结合表4.2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产值结构变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从1980年的30.2%直线下降到2007年的11.3%目前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仅为十分之一稍强(2)第二产业在这一期间的比重一直都非常的高且比较稳定从1980年的48.2%上升到2007年的48.6%变化很小约占GDP的一半(3)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从1980年的21.6%波动上升为2007年的40.1%因此1978-2004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变动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二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其比重在GDP中依然很大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总体上持续上升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升速度趋缓 第24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的变动决定着就业结构的变动从表4.2揭示的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看(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行业(2)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到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特别是2002-2007年就业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1.4%上升到26.8%(3)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虽不高但增长最快从1978年的12.2%增加到2007年的32.4 % , 197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不足1/8到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近1/3, 30年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了1.65倍从绝对量看19782007年我国净增就业人员36838万人而第三产业净增就业人员20027万人新增就业人员的54%在第三产业就业 从表4.2显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同步性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尽管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随着它的产值在GDP中的份额下降而快速下降到2007年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为十分之一强但吸纳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0%强第二产业的情况与其相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但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高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其全部总就业人数的1/4左右第三产业在19802007年间从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最小到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劳动力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其在GDP份额中的增加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4.3.2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产值构成及就业构成的变动情况造成这种变动结果的原因与各产业的产出量和就业量增长或下降的速度有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在80年代与90年代稍有不同为此我们将对GDP增量进行细化并讨论就业人数增量在各产业中的配置状况在这里我们引入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指标 根据弹性的定义如下表 表0.1和表4.1的数据算出1979-2007各产业就业弹性值表4.31979-2007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值年份 E1 E2 E3 E23 年份 E1 E2 E3 E23 1979 0.148 1980 0.217 0.511 0.775 0.621 1994 -0.213 0.871 0.875 0.872 1995 -0.275 第25页共42页0.177 0.730 0.446 0.205 0.806 0.50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1 1992 1993 0.429 0.401 0.088 -0.060 0.063 0.045 0.113 0.164 0.746 0.051 -0.072 -0.188 0.733 0.474 0.368 0.692 0.615 0.905 0.393 0.322 -0.357 0.125 0.171 0.304 1.426 0.269 0.781 1.130 0.595 0.611 0.573 0.508 0.485 0.363 0.409 0.582 1.023 0.386 0.542 0.881 0.606 0.774 0.472 0.404 0.022 0.235 0.282 0.437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200 0.006 0.124 0.220 0.091 0.157 0.108 -0.088 -0.346 -0.353 -0.358 -0.288 0.350 0.228 0.041 -0.142 -0.146 0.048 -0.341 0.187 0.519 0.660 0.544 0.613 0.619 0.303 0.296 0.240 0.382 0.246 0.469 0.340 0.546 0.316 0.306 0.103 0.490 0.268 0.176 0.062 0.139 0.157 0.108 0.275 0.535 0.462 0.409 0.327 注E1E2E3E23分别表示一二三和非农产业的就业弹性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根据上表可以给出1979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图如下 2.0001.5001.0000.5000.000-0.500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总就业弹性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图4.51979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图从图4.5可见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为正但弹性系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2-1996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负1997-2001年逐渐上升为正但2002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又变为负数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波动下降趋势1990-1996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较80年代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此期间整体就业弹性较小自1997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也变为负数2002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才逐渐变为正数整个样本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恒为正但改革初期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随后逐渐下降80年代末又开始上升90年代中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从图4.5还可看出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与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具有反向变动关系当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第26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三产业就业弹性上升时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下降当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下降时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反而增加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之间的变动关系反映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 表 4.4是1979-2007年我国不同时间段三次产业的弹性系数均值为从不同角度考察各产业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我们还计算了相同时间段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 表 4.4  19792007年分段三产业弹性均值及就业增长贡献份额 年份 GDP就业弹性均值 一产 二产 三产 就业增长贡献份额(%) 一产 二产 三产 1979-1984 1985-1989 1991-1996 1997-2002 2003-2007 1979-19891991-2007 1979-2007 0.20 0.23 -0.15 0.12 -0.29 0.21 -0.10 0.03 0.61 0.38 0.22 -0.05 0.50 0.50 0.21 0.32 0.88 0.55 0.58 0.32 0.32 0.73 0.42 0.54 33.20 37.51 -102.29 43.56 -171.06 35.16 -71.04 -29.32 32.03 30.04 56.27 -11.74 155.07 31.12 61.33 49.46 34.76 32.47 146.01 68.18 116.00 33.72 109.71 79.86 注(1)就业增长贡献份额某产业即期与基期相比的就业增量/同期全社会就业增量 (2)某期间的就业弹性用该期间各年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表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 从表4.3表 4.4显示的数据并结合图4.5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各产业就业弹性演变的规律 (1)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逐渐下降并变为负数改革初期我国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为0.20这表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长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产业就业将增加0.20个百分点到90年代初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行业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正并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改革初期第二产业经济每增长1%可带动就业增长0.61个百分点到90年代中期以后第二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已非常有限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这种变化是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2)19792007年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03, 0.32和0.54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这表明这期间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以1989年为界将整个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在19801989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210.50和0.73而在19912007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10, 0.21和0.42这说明在1980-1989年间第一产业第27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虽然最弱但随着产值的增加毕竟还能吸收一些劳动力进入90年代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就业人数不仅不增加反而开始减少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 (3)第二产业在19801989年间的就业弹性最大说明这期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进入90年代后其就业弹性急剧下降究其原因在改革的初期工业品短缺产品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第二产业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方式增加产出即第二产业就业增量在总就业增量中的比重扩大有助于GDP的增长因此将更多的劳动力配置到第二产业中也是合理的但90年代中期以后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普遍的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开始采用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以提高竞争能力随着第二产业内部资本和技术对劳动替代趋势的加强资本劳动比不断提高较少的劳动力人数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本使得第二产业迅速增长的同时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却减弱表现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急剧下降 (4)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与第一二产业比较第三产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弹性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是第二产业的2倍说明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是同样发展速度的第二产业的2倍从表 4.4显示的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看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从90年代后已稳定地超过第一二产业1979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79.86%高于第一产业的29.32%和第二产业的49.46%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增长日益增大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从表 4.4中我们发现19972002年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度比19911996年分别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份额甚至成为负值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度却大幅度增加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大幅度回升由负值变为正值这说明在中国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当第二产业由于改革的深入要消化内部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者或是由于通货紧缩企业受市场销售的限制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或是因为从劳动密集的传统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使第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时原有的进城工作人员又会回到农业中就业因此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就升高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就增加反之当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提高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及对就业的贡献就大幅度下降 第28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4.4本章小结本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我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率从业人员构成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三方面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考察通过本章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伴随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总体符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及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及就业比重上升(2)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国际比较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严重不协调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大吸纳就业的能力偏低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3)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且逐渐下降并变为负数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较小也逐渐下降(个别年份为负)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有限第三产业己成为吸收劳动力最主要的部门                   第29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5章 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检验本文的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从总体和各产业分析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而就业和失业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接下来本章就是从另一面分析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关系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增加劳动投入从而降低失业率因此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s1962)根据美国的历史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呈反向变动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将高于潜在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这条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起构成了新古典经济学总供给曲线的基石在着很大争论 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却存从表5.1的数据和图5.1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均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中国的失业率却逐年攀升城镇登记失业率在1997年以后连续4年保持在3.1%的水平20022007年一直保持在4%以上的水平很多学者认为实际的失业率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得多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符合奥肯定律?特别是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持续达到较高增长率的同时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这是否意味着对奥肯定律的偏离?如果是它背后的经济原因是什么?这是考察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必须回答的问题本章我们将从奥肯定律入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进行解释 5.1奥肯定律及其基本表现形式奥肯定律是有关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经验定律奥肯研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为了测度潜在的产出额奥肯认为潜在的产出额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整个经济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出额它确立在总需求正好处于失业率4%(美国六十年代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奥肯定律即是奥肯用来测量潜在的产出额的方法奥肯把失业率作为一个变量代表由于资源闲置而对产出额产生的影响他将求出的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差对产出量的损失再加上已达到的实际产出额便是潜在的产出额反过来考虑奥肯定律反映了失业率给GDP造成的损失 奥肯定律的第一种方程表述方式为U−U*=−áY−YPYP , 第30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其中U为实际失业率Y为相应的实际产出量U*为自然失业率YP为相应的潜在产出量Y−YP定义为产出缺口系数á表示失业率的变化(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与实际产出变化(相对于潜在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表述方式可以理解为若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则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若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则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奥肯根据美国1947-l960年55个季度的统计资料进行了简单的方程回归估计美国的á值大约为0.3意味着当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3% 失业率将减少1% 奥肯定律的另一种方程表述方式为 U−U−1=−áY−Y−1Y−1âá, 其中U表示实际失业率âá表示实际GDP的趋势增长率 U−U−1表示失业率的变动Y−Y−1Y−1表示实际GDP增长率â为系数 根据奥肯定律产出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进而引起失业率的变化实际产出高于自然产出失业率下降实际产出低于自然产出失业率上升即实际产出与失业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奥肯定律作为一种经验规则在美国经济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并且被上升为定律影响了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那么奥肯定律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关系是否相符呢奥肯定律实证检验5.2本文将进一步作实证检验 根据奥肯定律的两种表现形式对奥肯定律的检验也有两种方法即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用第二种表现形式来进行检验但是第一种表现形式的检验较为复杂需要知道潜在GDP和自然失业率而潜在GDP和自然失业率的测算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方法所以本文只对奥肯定律进行第二种表现形的检验表5.11978-2007中国GDP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年份 GDP增长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年份 GDP增长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1.67 7.57 7.84 5.24 9.06 10.85 15.18 13.47 5.3 5.4 4.93.83.22.31.91.8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3.96 13.08 10.92 10.01 9.30 7.83 7.62 8.43 2.62.82.93.03.13.13.13.1第31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8.85 11.58 11.28 4.06 3.84 9.18 14.24 2.02.02.02.62.52.32.3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8.30 9.08 10.03 10.09 10.43 11.60 11.90 3.64.04.34.24.24.14.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根据上表间的关系 1614121086420我们可以得到GDP增长率与失业率时间趋势图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初步认识下两者之图5.119782007我国GDP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趋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初期我国的GDP增长率有着较大的波动幅度但进入90年代末以后波动幅度逐渐趋缓这是与我国的经济改革进程有关的改革初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剧变所以经济的增长波动也比较剧烈九十年代末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加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逐渐成熟经济波动从而较为缓和但总体上中国经济的大部分时期都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别一方面我国的失业率在改革初期约在1978-1985年期间失业率经历了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在以后除个别年份外失业率却持续缓慢上升即高经济增长速度却没能使失业率下降行检验 这是从上图中得出直观结论接下来我们用表5.1的数据对奥肯定律进型将相关数据根据奥肯定律的第二种表现形式U−U−1=−á利用计量软件Eviews5.0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Y−Y−1Y−1âá建立模第32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U−U−1=−0.065703+0.002125Y−Y−1Y−1(-0.251)***R2=0.000255(0.083)***F=0.006881效回归方程F检验 t检验均未通过说明奥肯定律对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的失那么奥肯定律是否在中国失灵呢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奥肯定律在中国目前缺乏证据支持很明显的事实是伴随我国经济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加失业率却逐年上升就业压力很大 5.3奥肯定律失灵的原因分析一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就业的扩大奥肯定律是奥肯在对美国经济数据观察分析后所得到的一个经验规则而后在其他一些发达的市场国家得到验证它隐含着一层意思即经济增长必定带来就业增长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奥肯定律在其发源地美国也出现了不适用的情形根据Forrester Research  Inc.的研究 20012003年美国的年劳动生产率以3%到3.5%的速度增长并且2004年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仍为.35%与此同时美国却损失了30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经济中80%的就业是由零售业金融业和运输业提供的其中提供12%就业机会的零售业过去5年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5%信息革命引发的网上直销浪潮不仅取代了成千上万的传统销售人员而且毫不留情地将越来越多的股票证券经纪人现金出纳员旅行业者抛向失业大军这种无就业增长的局面无疑将使新古典经济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理论界则产生了相应的无就业增长理论 无就业增长理论认为一方面科技革命使得资本相对于劳动越来越便宜另一方面由于劳工市场的非均衡性质企业的适应性优化行为以及各种制度因素的存在使工资呈现刚性于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促使经济增长的同时与工资刚性一起产生了负的宏观经济外部性:无就业增长这种工资刚性和高劳动生产率并存正是造成目前发达国家无就业复苏和无就业增长的原因同样上述因素在我国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因此无就业增长理论对我国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我国经济与奥肯定律所隐含的适用条件不相符合奥肯定律首先是在美国发现的而美国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这就是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奥肯定律经验关系中的一个变量即经济增长率也因其特殊规定性成为该定律有效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存在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抑制或刺激经济增长仍然是企业因投资成本变化而改变投资意愿所促成的即企业按照相对稳定的生产要素稀缺性从而相对价格信号进行投资汇合成宏观经济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第33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因此在这种经济增长中通常不会发生系统地违背比较优势的扭曲现象因而不会产生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大幅度偏离而我国自1978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发育距离较为完善的程度尚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很好的传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背离奥肯定律 5.4本章小结本章用奥肯定律对我国经济数据检验和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分析并对照第3章和第4章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考察可以得出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即中国的高经济增长没有带来高的就业增长高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失业率下降此外由于奥肯定律是一个经验规则在运用其来检验我国的经济数据时应注意其适用性所得的结论只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第34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1高增长低就业通过前面几章的分析表明原因分析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呈现出非一致性即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一致性程度有所上升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速度上存在非对称性集中表现为GDP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对于这一现象学界也给出了多种解释本文通过前面的分析并结合学界的其他看法本文认为中国高增长低就业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以下几种原因 6.1.1就业概念的界定不清要正确理解和识别中国经济增长和实际就业增长间的关系,其关键是如何定义和衡量劳动投入,尤其是名义劳动投入和有效劳动投入对劳动投入量的不同定义和度量统计,完全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一般说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名义就业人数两者在数量上和变动方向上是一致的而在我国统计上的从业人员数就是指名义就业人数,统计上的就业增长率也是以此指标计算出来的在实行安置型就业的计划经济时期,有效劳动需求量往往小于名义就业人数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名义就业人数的数量偏差逐步缩小,而当经济增长带来有效劳动需求量增加时,名义就业人数并不一定随之增加,而是表现为企业对冗员的充分利用,即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名义就业人数的增长当市场经济改革完全到位时,经济增长与有效劳动需求量就会出现协同变动,而且所有就业人员均为有效就业者可见有效就业增长主要体现在(1)有效劳动就业量的扩张表现为企业(尤其是国企)对总劳动工时的增加,其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原有已处于有效就业状态的职工的劳动工时的增加,表现为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的提高另一方式是增加劳动者数量,主要是通过利用企业储备的富余人员,包括已处于下岗协保的劳动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企业在增加就业人员的同时也在排除一部分冗员,这时就业人数的总变动就取决于两股力量的比较因此,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增加有效就业,只是由于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被就业制度经济制度统计口径等因素扭曲,从而出现了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等带来的失业上升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加两者伴生而成的名义就业量下降中的有效就业增长(2)有效就业量的增长还表现为外来民工进入城镇所占有的城镇就业岗位这些就业人员一般没有列入统计中的就业人数中去,统计数据反映出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大打折扣第35页共42页同时,官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却不断上升(3)由于就业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实际就业增长还包括一部分自我雇佣季节工临时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和一部分隐性就业人员,他们往往也被统计为从业人员 对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估算方法一企业隐性失业率=无效工时/全部工时用这种方法估算出目前隐性失业率为28%,国有企业职工以1.1亿计,则隐性失业规模约为3000万人方法二对国企的经营者展开问卷调查,国际劳工组织 ILO和中国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中显示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性失业率为18.8%国家体改委和计委提出25%国家统计局20%劳动部10-12%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职工占压倒性多数(1985-1994年的比重为70.2%-66.7%),国有单位的富余人员比例高达20-30%,而国有单位又是转型时期最为典型地受到尚存的计划体制保护干涉和牵制的主体,因此,可以说城镇的隐性失业主要由国有企业造成1985-1994年间,国有单位就业占城镇总就业的比重变化不大(仅变化3%),可大致假定城镇的隐性失业率为18.8%(袁志刚黄立明,2002) 对农村隐性失业的估算社科院的王诚认为可用以下公式得到农村的隐性失业量 RDU=RE-TVE-PE-IE-FE-CE 其中RDU为农村隐性失业量RE为农村就业总量TVE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为私营企业就业量可容纳就业量 IE为个体企业就业量FE为流入城市岗位CE为农业资源根据隐性失业与有效就业的定义我国的学者重新估计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虽然具体的估算方法不同但重新估计后的就业弹性值都要比名义就业弹性值要高计算结果如下表年份 农村总就业量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37065379903900040067409394201043093438024425644654隐性失业率(%) 65.663.260.657.857.653.149.644.13731修正的弹性系数0.8010.6220.6510.4492.3930.8560.6310.7260.752资料来源袁志刚等.隐性失业论[M].立信出版社,1997.99. 可见引入隐性失业与有效就业的概念后所计算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有所提高 6.1.2资本深化资本就业弹性降低张军 (2002)在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关系时发现如果投资的增长能够持续有效地驱动更多的劳动投入生产过程以至于资本劳动比没有上升的压力而是保持稳定资本产出比就不会随经济的增长而上升这意味着只要技术的效第36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率不断改善技术选择不会过分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经济增长就会有更长的持久性相反若技术的选择不断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投资的增长导致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就将加速资本深化的趋势结果由于资本的增长持续快于劳动的增长导致资本的边际回报率递减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可见资本深化是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从而造成资本就业增加效应减弱的原因 76543210国企集体大中企业图6.11980-1996年我国三种企业实际资本劳动比率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转引自蒲艳萍博士论文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2006 上图清晰显示出了中国经济资本劳动比率在改革以来变动的轨迹它在技术层面上反映了资本深化的进程与速度结果显示19801996年期间无论是名义的资本劳动比还是实际的资本劳动比其变动的趋势完全相同各所有制企业资本劳动比是随时间逐渐增加的即各所有制企业均经历了资本的逐渐深化过程资本的深化必然带来资本就业弹性的下降从而整个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 0.60.50.40.30.20.10资本就业弹性图6.21979-2006我国资本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图第37页共42页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6.1.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在第4章我们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作了测算发现第三产业的弹性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为负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上横向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就业弹性最高的产业发展滞后这也是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原因之一 表6.1选择年份不同收入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 年份  就业构成一产 二产 % 三产 年份  GDP构成(%) 一产 二产  三产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1980 1990 1980 1990 1980 1990 1980 1990 71 66 55 36 29 21 7 5 10 12 16 27 31 37 35 31 19 22 29 37 40 42 58 64 1986 1983 1986 1994 1986 1994 1986  38 37 22 13 10 8 3  20 22 30 36 40 37 35  41 42 46 49 50 53 61  资料来源转引自蒲艳萍博士论文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2006 上表显示的选择年份中不同收入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揭示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一般相适合的状态上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和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被认为是合理的低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通常被认为是落后的这与其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下直接相关其特点是虽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但从就业人数的角度来看第一产业却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几乎占到了70%的比重考虑到我国目前处于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范围我们将中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就业结构与我国就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类似于上中等收入的国家也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而就业结构却类似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向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上升三次产业的劳动力人数的比重差距越来越小而我国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很快但劳动力比重依然很高第二产业产值构成过高在GDP中占到一半在世界范围中属于最高的范畴但吸收的就业人数却只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4左右第三产业发展大大落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为第三产业在GDP的份额显得太低甚至低于低收入水平国家80年代中期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而就业比重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80年代初期的水平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及产值比重仅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这再次说明了我国就第38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业结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建议6.2并受到产业发展不协调的进一步阻碍 1政府当局应树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的观念通过分析可知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意味着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资本推动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带动就业的能力有限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的推动因此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薄弱并且不断弱化从而导致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趋于下降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但这种模式的出现更多的是与人为因素有关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此起着关键作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经济增长长期摆在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心位置这种思路造成了GDP崇拜的怪现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投资饥渴的刺激下对投资项目是能上就上不能上创造条件也要上但这些项目很多是资本密集型增长带动力强就业推动力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而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下降之间传导链条的断裂引致出了所谓奥肯悖论因此要使经济增长能够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使经济增长成为降低失业率的重要前提就必须改变这种增长模式而要改变这种增长模式首先就要改变政府对GDP盲目崇拜的状况让各级政府切实关心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在政绩考核中增加与失业治理创造就业机会相联系的有关指标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对增长与就业问题兼而顾之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而对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应兼顾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既要使国民经济发展具备足够的科技实力具有竞争力又能使经济存量和经济增量中保持相应的就业密度兼顾更多的劳动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可知由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第三产业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主要的就业岗位增长点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对于其内部的就业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其中服务业的广阔发展空间以及社区服务业中都蕴藏着大量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就业岗位要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刺激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服务需求的增长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通过大力发展包括金融保险邮电电信信息咨询各类中介服务等不断提高高端服务业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促进高素质劳动的就业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面向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和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社会服务业以及面向城镇居民的便民利民和特殊服务的第39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社区服务业力就业 并发展更多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就业岗位促进素质相对较低的劳动3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以同样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国有企业的14倍显然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发达国家90%的人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我国也有75%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这些年我国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占80%以上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而我国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不到6个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即从目前的700万左右发展到4000万个每个企业增加10个人的工作岗位将增加4亿多人就业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就业难题我国今后应考虑把政策支持的重点放在鼓励中小型企业创造就业上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多少对企业主给予奖励或补贴提供税收优惠 4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素质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都对劳动力文化素质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广大劳动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导致就业面窄只能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就业不稳定收入偏低整个社会处于创新意识不强机遇意识不强进取意识不强的低迷状况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就业结构转换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业的增长而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不仅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而且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还能够提高劳动者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大大降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就业岗位的交易成本缩短失业时间降低失业率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最优捷径 5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消费比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出发点从产业吸收能力看第三产业吸收能力最强消费需求的不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要逐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降低积累率逐步带动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6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的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是造成我国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制度性根源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种现象抬高了城市经济部门的劳动力成本削弱了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城市经济部门的竞争力阻碍了第40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城市经济部门的就业生成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求 已成为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要7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农村城市化既不能超前也不可滞后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只有如此才可能达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良险循环改革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199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了7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1997年我国城市化比率与钱纳里标准结构之间相差29.4个百分点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中由于农村非农产业布局的分散性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的问题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使农村第三产业丧失了大量的发展机会使农村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就业弹性较高因此应积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特别是加快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险机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第41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后记论文最终得以完成感慨颇多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则荣教授论文从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资料的收集初稿之后的修改工作到最后的定稿都是在徐老师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徐老师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亲切随和平易近人在我读硕两年期间徐老师从学习到生活给了诸多的指导和关切片言致谢岂足以回馈恩情聊表寸心 感谢我的父母和姐姐对我学业的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教导使本人知识有所增益感谢各位同学朋友在学习生活上给予的帮助两年相处获益颇多 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文章尚有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二朱晓东 九年三月                           第42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1].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4)[3].龚玉泉学动态袁志刚2002(10)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4].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J]经济研究1996(5)[5].唐鉱,刘勇军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非一致性研究理论综述及评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6].保罗A萨谬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9].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1].蔡防等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12].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6)[13].安立仁资本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J]西安:人文杂志2004(1)[14].范方志李军波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娄底师专学报2003(3)[15].[16].胡晓鹏三次产业速度结构的分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报(社科版)2004(l)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学报2004(2)北京交通大学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7].王裕国消费需求制约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影响[J]经济学家1999(5)[18].雷敬萍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变迁[J]当代经济2008(8) [19].梅洪常居民消费增长和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20].蔡昉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J]宏观经济研究2007(1) [21].周兵徐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J]软科学2008(7) [22].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J]学2005(1) 中国软科[23].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4(1) [24].杨哲霍金平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率下降的实证分析[J]学院报(社科版)2008(9) 重庆科技[25].付晓梅宗刚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8(4) [26].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 [27].蒲艳萍转型期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市场化与中国就业效应[J]济科学2005(6) 当代经[28].孙敬水陈娜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29].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中译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0].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经济科学出第43页共42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发表论文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现代经济研究2008(5)获奖2007-2008学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第45页共4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