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

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

ID:17645085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_第1页
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_第2页
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_第3页
资源描述:

《廉租房+公租房设计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设计理念廉租房是为达到“住有所居”而提供的具有社会功能的特殊住宅,我国政府把廉租房面积标准限定在50m2以内。廉租房虽然是为低收入人群所建,但不是贫穷的再现;其面积小,但不是质量品质的低下。廉租房是和谐社会为低收入困难者提供的体面的有尊严的生存环境[1,2]。廉租房的户型设计需要对低收入家庭的理解和体贴,以研究低收入者的生活特点和居住需求为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其生活需求,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体现出对低收入人群切合实际的真正的人文关怀。1.1 紧凑性理念廉租房不是把大户型简单缩小。当今市场上的许多豪宅、大户甚至经济适用房,尽管功能面积大,但空

2、间使用利用率不高。廉租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身限定的面积就小,住宅的基本功能又不能少。只有遵循紧凑性理念,才能在有限面积内,达到使用空间的高利用率,更好的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1.2 实用性理念从廉租房的性质来说,它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就是满足那些买不起商品房的低收入者基本的居住需求,这一性质决定它只有而且必须把实用性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功能区面积的分配,空间流线的合理布置,动静分区,不存在无用空间[3]。1.3 精细性理念廉租房户型设计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感觉,要珍惜每一平方米的面积和每一立方米的空间。在廉租有限的

3、空间里要满足生活、学习、交往等要求,家具的设计是否合理,空间的大小是否满足人体动作的要求,都需要与人体尺度有良好的配合,才能使用方便,居住舒适。设计要摒弃粗放性的户型设计方法,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各种空间使用尺寸,充分考虑生活细节,对住宅的起居空间、厨卫空间、交通空间进行精细整合。1.4 可变性理念可变性理念是应对廉租房的特点和使用者的差异。一方面,廉租房是政府为达到“住有所居”而提供的具有社会功能的特殊住宅,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周转,满足低收入人群在一定时间内的基本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廉租房的住户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廉租房的户型

4、设计要尽可能满足由于廉租房周转而带来的不同家庭类型使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收入低的共性下,低收入人群存在着家庭结构、家庭形态、生活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户型设计也要满足尽可能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1.5 节约性理念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政府投资建设的廉租住房工程,对节能降耗方面要尤其关注。廉租房设计必须从“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环境负荷大”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资源节约型模式转变[4]。2 设计实践笔者设计的某廉租房(图1)。设计考虑低收入居住人群的特点,在满足国家对于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的严格控制以及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方案采用

5、单元式,一梯4户,两种户型,11层,充分体现了上述的设计理念。 (1)户型空间形体紧凑。对公共部分设计,把公共交通公摊面积降到最小,使得户内使用面积最大,是对住户最实际的关心。方案在满足使用和规范的前提下,优化交通公共核心布置,通过选择一梯4户,减少走道面积,减小管井面积来实现控制公摊面积。对户内设计,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具备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条件为前提精细化平面布局。在既定的面积的空间内将厨、卫、卧室等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的紧凑布置,功能齐全,具有居住功能空间的适宜尺度。厨卫集成,空间利用合理化和最大化。(2)方案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

6、上做到舒适有度,尽量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如合理协调入户门与楼电梯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控制户型开间与进深,力争每个房间具有足够的采光与通风;户型结合立面考虑了飘窗,能够延伸和居室空间。(3)适应家庭类型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空间布置具有可灵活调整。方案把卧室空间适当加大,并以此为基本型,可根据家庭和人口的不同增设儿童房(次卧室)、书房、储藏间,或根据需要调整房间布置,设衣柜、走入式衣柜、休闲区等(图2)。提供多种空间布置的可能性,从而满足不同使用的需要。(4)节约性设计:①采用11层小高层单元,节地效果好,影响造价小。一梯4户,提高了土地利

7、用的集约程度。②住宅的外墙、屋面、楼地面、门窗、楼梯间等处均采取了保温处理,节能的同时使居住的舒适度大大提高。③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1 设计原则(1)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居住生活方式,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2)自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个性鲜明的地域建筑。(3)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2 功能分布在各层的平面分布中,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停车库,面积1701

8、m2,设置停车位49个。地上一、二层为商业,三至七层为公寓,公寓通过回形走廊连接。二层屋顶绿化,形成公寓的绿化天井[3]。地上一层为各个功能区的入口,分别设有商场主入口,办公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