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

ID:17657121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4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_第1页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_第2页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_第3页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_第4页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730600)姚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然而,笔者最近对Y小学所进行的学生评价调查却显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在该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全新的学生评价意识。一、评价意识的涵义何为评价意识?我们用大家

2、所熟悉的“课程意识”作类比,来分析和理解评价意识。“课程意识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2]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形成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重要,因为以往教师只管教,而不用管课程,甚至将课程与教科书对号入座,将课程实施等同为教教科书,将课程改革简化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全在教师,以往的课程体制与教学制度是一个很大的制约。那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着力要使教师建立起来的“课程意识”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和表述也许不是唯一的,但都要突破教师以往对于课程和课程

3、实施不全面的理解,最终目的是让教师整体把握新课程提出的改革目标,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此,有人这样概括“课程意识”:“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还应包括课程目标、教科书以外的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环境、评价等要素;课程标准比教科书更重要,应得到更多的关注”;“课程实施不等于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反观传统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普遍存在着将评价与教育、教学割裂开来,考试与教学相分离的现象。因而,教师们普遍认可“对学生评价就是考试,就是表扬或批评;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就是甄别与选拔”。这样的

4、评价意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在学生评价改革中,形成教师全新的评价意识同样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评价意识才能突破对于评价的现实理解呢?类比课程意识,教师的评价意识可以概括为教师在考虑评价问题时对于评价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相一致的学生评价意识,就必须突破以往对于学生评价的不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程提出的改革目标——“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

5、,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

6、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意识。为此,我们认为与新课程学生评价理念相适应的评价意识其实就是对以下问题所作的理性思考与回答:1、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目的。2、评价什么?——评价的内容。3、谁来评价?——评价的主体。4、如何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5、怎样解释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处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果能够自觉的、有意识的思考上述问题,并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具体

7、实践对上述问题作出理性的回答的话,我们说教师就具备了学生评价的意识。二、现实中教师的评价意识透视Y小学的调查显示,现实中教师的评价意识是比较淡薄的,而且是低层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评价的理解狭隘化调查中,老师们对学生评价各有各的说法:“评价就是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就是鉴定、就是选拔”、“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估,就是表扬和批评”、“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再现”……。老师们对评价的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似乎都围绕着“考察学生的认知情况”这样一个中心,认为对学生评价就

8、是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对学生评价的理解,显然是窄化了学生评价的内涵。2、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单一化当谈到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高达59.86%老师认为“评价是为了区分优劣,选拔‘英才’,是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把学生评价的目的和功能主要定位在甄别、选拔上,这显然是将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单一化了。3、评价的内容简单化受传统教育“三大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