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

ID:17816131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6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_第1页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_第2页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_第3页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5.1-9,,services,andmake

2、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

3、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摘要】:逻辑学在与哲学分离之前(必须对这种分离的有限性给予充分的注意),为哲学家所用,是哲学家研究哲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在与哲学有所分离之后,逻辑学差不多成为所有学科的工具,但依然为哲学家所用;现代逻辑甚至成为研究某些哲学问题不

4、可或缺的工具,它的某些方法的哲学方法论性质越来越明显。20世纪初,随着西方逻辑学的系统输入,中国哲学中传统的名实之辩演变为近代的逻辑论争。本文将通过对中西逻辑学、归纳与演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等相关争论的研究,考察20世纪逻辑观在中国的演变过程。世纪初的某些中国学者有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以“名学”、“辩学”、“论理学”译logic,这意味着他们认为可以有不同的表述逻辑的系统即逻辑是多元的,中国关于逻辑的理论与西方的逻辑学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又往往以简单比附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关于逻辑的理论,这意味着他们持有西方逻辑学的一元逻辑观

5、。比附法在中国古代逻辑史领域曾有过巨大的历史贡献,但一味地坚持这种研究方法,或只注意到它的优点而忽视它的缺点,则无疑是把西方的逻辑学视为唯一的逻辑学,这是一元逻辑观;即以西方的逻辑学为参照物,又把西方的逻辑学视为一个平等的他者,也就是在研究中即注意中西逻辑学之相同的一面,又注意中西逻辑学之不同的一面,这是一种多元逻辑观。严复与金岳霖的一元逻辑观虽有演绎与归纳的区别,但从反对中国旧学的治学方法这一角度看,二者又有一致之处;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改造,严复和金岳霖所走的路全然不同。无论是从信念的角度,还是从类比推理或时态逻辑的角度,张岱年都没能给归纳

6、合理性以必然性的辩护,所以他反复强调归纳的基础在于实践。金岳霖试图给归纳以演绎主义的辩护,让体现实证精神的归纳也能够具有演绎的特点。陈波先生认为金岳霖的论证是机智的、是与西方哲学的平等对话,但其论证是无效的,他主张归纳问题在逻辑上无解。从20世纪30年代到世纪末,中国学者对辩证逻辑的看法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30—40年代,有“辩证法可否成为逻辑”的争论;50—60年代,几乎没有学者公开对辩证逻辑作为逻辑的合法地位提出质疑;80年代之后,又起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之争,但反对者的观点已变为“辩证逻辑不是逻辑”。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辩证法与辩证逻辑

7、的区分已非常自觉。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争论,主要表现在如何改革大学文科逻辑教材上,也表现在以哪种逻辑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关于逻辑的理论发展史的工具更合适的问题上。在传统与现代之争中,不再有人对传统逻辑持诸如“传统逻辑不是逻辑”的观点,对传统逻辑加以批评的学者都是从其不科学、不严密、包含有非逻辑的内容等方面入手。古代关于逻辑的思想看作一个尚未确定的领域,从而也就不能不注意到对象与工具相统一的方面,在对象的内容范围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研究的工具完全可以是多元化的,既要用传统逻辑的工具,也要用现代逻辑的各分支所提供的工具去研究,最低限度这种研究可以是尝

8、试性的,但尝试性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必经阶段。伴随着传统与现代之争,出现了“大逻辑”、“小逻辑”之说。所谓大逻辑、小逻辑实际上是逻辑观的分野,两种观点对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