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

ID:17857033

大小:1.01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9-07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_第1页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_第2页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_第3页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_第4页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378分类号:密级: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硕士学位论文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作者姓名:徐宝琴学号:3201502160学位类别:法学硕士学科专业:民商法学研究方向:民法导师姓名及职称:蒋辉宇副教授二〇一八年四月Schoolcode:10378Security:Classification:ResearchonCivilLiabilityforUntruthfulInformationDisclosurebyIndividualNetwor

2、kFundraiserStudentID:3201502160Name:XuBaoqinDegreecategory:Full-timeacademicdegreeTheprofessionalname:CivilandCommercialLawResearchdirection:CivilLawTutor’sname:JiangHuiyuApril,2018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3、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标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4余S驾年月曰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授权学校研究生处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签订收录协议及收录并由作者本人享有、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注:保密学位论

4、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作者签名;I玄岸年月曰摘要我国慈善公益与网络募捐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如何对亟需救助对象予以保护,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社会各界一直密切关注慈善救助与社会公益,特别是新形势下,借助于“互联网+”的网络求助形式也在不断进行推陈出新,并已经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社会等层面给予相应程度的规制。遗憾的是,同样借助互联网媒介而进行的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却仍处于无法可依之盲区。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可任意提交网络募捐信息,相关责任主体的信息披露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实的情形较为突出,有关法律责任也缺乏相应规制。本文立足于中国慈善募捐与网络募捐的实际,以个人网络求助发

5、起人不实信息披露为切入点,以发起人进行信息披露不实的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结合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辅之以《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参照世界慈善、募捐、救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司法案例,分析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实践现状,具体研究发起人承担民事责任范围、类型、归责原则及抗辩事由等方面,以期为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框架。首先,因当前学界对个人网络求助的内涵、性质、种类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重点分析个人网络求助及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界定,包括个人网络求助的内涵、特征、法律性质,个

6、人网络求助发起人的内涵及其与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其次,从法律制度层面分析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规制现状及存在的缺陷,对于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可明显得出制度设计存在发起人民事责任的认定不明晰、民事责任利益平衡机制欠缺、缺乏针对性责任形式的对接、发起人抗辩事由的缺失等问题。此外,对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实践状态进行梳理,重点分析不实信息披露的四种类型及实践表现形式,并重点阐释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原因。再者,重点分析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构成及认定。最后,是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完善,将法律制度现状及

7、存在缺陷等问题予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包括制度设计路径与内容完善两方面。制度重构路径包括厘定《慈善法》等法律的规制路径、重塑《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规制路径、确立《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的规制路径;制度内容包括在民事责任认定的主要方面、建立三方主体民事责任的利益平衡机制、针对性设计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的具体民事责任及存在的抗辩事由。关键词:个人网络求助;发起人;不实信息披露;民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