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

ID:17887134

大小:23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9-08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_第1页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_第2页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_第3页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_第4页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慢性荨麻疹的处理1反复发作的皮肤风团 (同一部位24小时) 伴有红斑、瘙痒 超过6周=慢性荨麻疹(CU)2慢性荨麻疹的的发病率为0.1% 50%患者在六个月内可以痊愈约20%的患者长达20年不愈本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等待搭桥的冠心病患者相当3慢性荨麻疹(CU)不属于I型变态反应 (Gell&Coombs分类)皮肤肥大细胞的慢性 过度反应4肥大细胞过度反应的原因:物理性刺激(33%)药物反应(9%)食物(主要是添加剂)反应(5%)自身免疫性荨麻疹(30%)精神压力(??)原发性(25%)550%的CU患者可伴有

2、血管性水肿除非累及喉头一般均无生命之虞其处理同荨麻疹6CU病因的寻找:主要根据病史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KozelM.M.etal,Arch.Dermatol,1998,134:1575-1580GrossA.S.etal.Cutis,1990,46:421-424)不是依赖昂贵的化验检查7基本调查:病史、血Rt、ESR、IgE等深入调查:饮食史、感染灶 或恶性肿瘤 血清、尿液、皮肤过敏试验、其它:排除试验、激发试验、 皮肤活检、ANA、CH50甲状腺素水平等8第一步排除荨麻疹性血管炎(UV):皮损类似荨麻疹病理显

3、示有血管炎(荨麻疹性小静脉炎):内皮细胞肿胀、小静脉周围以N为主浸润,红细胞外渗,血管壁和管周白细胞的核破碎和纤维素样物质沉积DIF:基底膜带和血管壁上有IgM、IgG及IgA和C3沉积9—同一部位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自觉疼痛或有触痛、烧灼感及瘙痒—消退后留有瘀斑或色素沉着(玻片压诊试验)—常伴有系统性受累症状:发热、不适、关节炎、关节痛,皮肤溃疡,眼虹膜炎、葡萄膜炎及表层巩膜炎,心包炎及心瓣膜病,假脑瘤及周围N病,胸膜炎及COPD,肾小球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等等10相关疾病及可能病因:SLE(HUV54%、NUV2%

4、)SS(3%)A、B、C型肝炎Lyme病传单药物血液病等等11第二步排除物理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震动性血管性水肿热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12第三步排除药物性荨麻疹:许多药物是荨麻疹的病因(主要是NSAIDs)如病情允许,停药4周,再用激发试验以确诊13第四步排除食物性荨麻疹:食物或食物添加剂(主要是阿斯匹林、酒石黄或苯甲酸盐)用可疑的食物或化合物(设对照)作激发试验有助于诊断无添加剂的食物谱两个月,但具体实行有困难皮试价值不大组胺治疗无效、激发试验又呈阳性,停止摄

5、入可疑食物数月,有助于诊断14食物依赖运动激发性过敏反应(food-dependentexercise-inducedanaphylaxis,FEIAn)(1979年Mautitz等)主要特点:服用相关食物后进行运动可发生过敏反应15发病机理:FEIAn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与运动后血液pH值下降有关(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最适pH值约为7.0)运动可能导致胃肠粘膜酶活性或屏障功能的改变,从而使肠道更容易吸收食物过敏16临床表现:自觉瘙痒、皮肤潮红、全身泛发性大风团(直径10-15mm)、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腹部绞痛、

6、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室颤。17常见致病食物:贝壳类水生物、西红柿、葡萄、乳制品(如奶酪、牛奶)、芹菜、小麦、花生、榛子等等,其中小麦(麦角蛋白)被认为是重要的过敏原。日本则多以虾引起。18鉴别诊断:胆碱能性荨麻疹,其风团往往较小(直径1-3mm)19处理:主要是采取排除过敏原的食物谱避免运动前后5小时摄入可致敏食物等 运动前10分钟内口服小苏打(3.0g)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20第五步排除自身免疫性荨麻疹(一):CU与甲状腺疾病: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微粒体自身抗体(+)测定:甲状腺刺激素、抗过氧化

7、酶抗体敏感性特异性均高21第五步排除自身免疫性荨麻疹(二):20-67%CU患者血清中存在组胺释放活性(histamine-releasingactivity)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R1)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G1和IgG3型抗IgE自身抗体它们均可与IgE发生交联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组胺、TNF-等介质22临床表现同非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诊断试验:非皮损部位注射0.05ml自身血浆或血清,30min后出现风团>注射生理盐水部位(Greaves试验)确诊可用ELISA或IBT法23第六步排除

8、寄生虫 或感染性疾病:近期到过流行区域血嗜酸细胞↑ESR↑24到目前为止,治疗目的是完全控制肥大细胞的活化,但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打断肥大细胞活化这一恶性循环过程25一线治疗: 联合应用两种H1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可长达两年时间26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新的抗组胺药具有抗炎症特性不同抗组胺药物的抗炎特性各不相同临床证明有效27二线治疗:环孢菌素 三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