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

ID:17908062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9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_第2页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_第3页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武大跨文化传播博士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跨文化传播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发布时间:2010-09-06阅读次数:273次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跨文化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跨文化交流、对外新闻传播等方面的高级专业工作者。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竭诚为国家、民族、人民效力。2.具有坚实宽厚的新闻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最新进展,熟悉中外新闻传播业和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强烈的创新

2、意识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及跨文化交流工作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扎实的研究和独到深刻的见解,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成果,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及国内学术交流任务;能独立担任本专业基础课和一门专业课的主讲。3.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查阅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身心健康。二、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其中同等学力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不少于四年。三、研究方向1.跨文化传播理论:探讨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总结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规律及重大理论问题。2.跨文化传播的媒介问题研究:探讨媒

3、介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及发展方向。3.国际传播研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新闻传播、国际媒介体制、全球媒介文化、国家形象传播等问题。四、课程设置与学分1、 课程设置,见下表:类  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备 注必    修 课 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721讲授考试  第一外语2361讲授考试  第二外国语2722讲授考试第一外语不是英语者必修专业必修课 专业英语2362讲授考试各研究方向 传播理论前沿2361-2讲授讨论论文 跨文化传播研究2361讲授讨论论文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2362讲授讨论论文研究方向必修课 跨文化协商与国际政治传播2362

4、讲授讨论论文国际传播研究 传播学及跨文化传播原著选读2362—3讲授讨论论文跨文化传播理论 跨文化传播的媒介问题研究2362—3讲授讨论论文跨文化传播的媒介问题研究选修课 冲突与差异管理理论2363—4讲授讨论论文各研究方向 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2363—4讲授讨论论文 跨文化传播政策研究2363—4讲授讨论论文 跨文化心理研究2363—4讲授讨论论文 社会认知理论2363—4讲授讨论论文 文化人类学理论2363—4讲授讨论论文 文化交流史2363—4讲授讨论论文 组织传播理论2363—4讲授讨论论文 人际传播理论2363—4讲授讨论论文 健康传播中的文化问题2363—4讲授讨论论文 传播定性研

5、究方法2363—4讲授讨论论文 传播定量研究方法2363—4讲授讨论论文2、 学分:本专业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和研究方向必修课6-8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必修第二外语,且必须是英语),其余学分通过选修课获得(每门选修课最多不超过2学分)。博士生的课程成绩以等级制记分。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学生提出申请,由学院成绩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考试前组织考试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三名专家(含一名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考试内容一般要涵盖本专业二至三个研究方向(或分支学科)。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广博与精专。综合

6、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六、学位论文第四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出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和学术价值的课题,避免低水平重复。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方案等。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文理畅达,恪守学术规范,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在课题研究上达到学术界的较高水平。特别强调要从第一手原始资料出发,引证、训诂、诠释等一定不能出现硬伤。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的学术成果,但必须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的现象。七、论

7、文答辩博士生的论文经导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博士生本人认真反复修改,在征得导师及指导小组审阅通过之后,才能交付答辩。答辩两个月前应将印好的论文并评阅书寄送校内外具有教授级职称的专家评审。答辩委员会应由五至七位正高职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二至三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应事先报请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导师的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