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ID:17927029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0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_第1页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_第2页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考试www.zhukao.com.cn视频题库押题辅导考试一次过  2015年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有关放射诊断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的知识,助考之星老师特详细梳理了以下几个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  (一)、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  机体受辐射作用时,根据照射剂量、照射方式以及效应表现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常将生物效应分类表述。  一)按照射方式分  1.外照射与内照射(externalandinternalirradiation):辐射源由体外

2、照射人体称外照射。γ线、中子、X线等穿透力强的射线,外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强。放射性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以其辐射能产生生物学效应者称内照射。内照射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放射性物质通过途径和沉积部位的组织器官,但其效应可波及全身。内照射的效应以射程短、电离强的α、β射线作用为主。  2.局部照射和全身照射(localandtotalbodyirradiation)当外照射的射线照射身体某一部位,引起局部细胞的反应者称局部照射。局部照射时身体各部位的辐射敏感性依次为腹部>胸部>头部>四肢。  当全身均匀地或

3、非均匀地受到照射而产生全身效应时称全身照射。如照射剂量较小者为小剂量效应,如照射剂量较大者(>1Gy)则发展为急性放射病。大面积的胸腹部局部照射也可发生全身效应,甚至急性放射病。根据照射剂量大小和不同敏感组织的反应程度,辐射所致全身损伤分为骨髓型(bonemarrowtype)、肠型(gastro-intestinaltype)和脑型(centralnervoussystemtype)三种类型。  二)按照射剂量率分  1.急性效应(acuteradiationeffect):高剂量率照射,短时间内

4、达到较大剂量,效应迅速表现。  2.慢性效应(chronicradiationeffect):低剂量率长期照射,随着照射剂量增加,效应逐渐积累,经历较长时间表现出来。  三)按效应出现时间分  1.早期效应(earlyeffect):照射后立即或数小时后出现的变化。  2.远期效应(lateeffect):亦称远后效应。照射后经历一段时间间隔(一般6个月以上)表现出的变化。3医学考试www.zhukao.com.cn视频题库押题辅导考试一次过  四)按效应表现的个体分  1.躯体效应(somatic

5、effect):受照射个体本身所发生的各种效应。  2.遗传效应(geneticeffect):受照射个体生殖细胞突变,而在子代表现出的效应。  五)按效应的发生和照射剂量的关系分  1.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effect):旧称非随机性效应(nonstochasticeffect)。指效应的严重程度(不是发生率)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群中受损细胞的数量或百分率。此种效应存在阈剂量。照射后的白细胞减少、白内障、皮肤红斑脱毛等均属于确定性效应。  2.随机性效应

6、(stochasticeffect):指效应的发生率(不是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阈剂量。遗传效应和辐射诱发癌变等属于随机性效应。  (二)、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一)辐射因素  1.辐射类型:高LET辐射在组织内能量分布密集,生物学效应相对较强。故在一定范围内,LET愈高,RBE愈大。  2.剂量和剂量率:照射剂量大小是决定辐射生物效应强弱的首要因素,剂量越大,效应越强。但有些生物学效应当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效应不再增强。另外,

7、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同等剂量照射时,剂量率高者效应强。  3.照射方式:同等剂量照射,一次照射(singledose)比分次照射(fractionateddose)效应强;同样,全身照射比局部照射效应强。  二、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电离(ionization)3医学考试www.zhukao.com.cn视频题库押题辅导考试一次过  带电粒子在从吸收物质原子旁掠过时,由于它们与壳层电子之间发生静电库仑作用,壳层电子便获得能量。如果壳层电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大,它便

8、能够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这时,物质的原子便被分离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正离子,它们合称离子对。这样一个过程就称为电离。脱离出来的自由电子通常具有较高的功能,它又可以引起其它原子或分子电离,称为次级电离。  二)激发(excitation)  带电粒子给予壳层电子的能量较小,还不足以使它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但是却由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上去,这个现象称为原子的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它要自发地跳回到原来的基态,其中多余的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