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

ID:17935308

大小:338.4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11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_第1页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_第2页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_第3页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_第4页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液压车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绪论在当今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液压车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传统的液压车床一般利用继电器和控制器和实现诸如车床的快进、快退、工进等动作。由于只是单纯的利用继电器和控制器,因此无可避免的导致了系统自身原件过多、体积庞大且连线复杂,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无法满足如今的生产需要。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质量和精度。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可靠性高、集成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维护性相比传统的

2、电气控制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被广泛使用。PLC控制系统相对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部分使用的是可编程的PLC而非实际的继电器线路,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改变程序通过PLC实现电路的控制,从而改变了传统电气控制系统连线复杂且难以改变的难题。而本文就是通过PLC控制系统对传统的电液控制系统重新设计,把传统的电气控制变为PLC控制.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系统的优点液压的优缺点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

3、应速度快。(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7)、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液压传动的缺点(1)、由于流体流动的阻力和泄露较大,所以效率较低。如果处理不当,泄露不仅污染场地,而且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2)、由于工作性能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3)、液压元件的制造

4、精度要求较高,因而价格较贵。(4)、由于液体介质的泄露及可压缩性影响,不能得到严格的传动比。(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重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传动将日益完善,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及PLC技术的结合更是前途无量。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液压件已从低压到高压形成系列,并生产出许多新型元件,如插装式锥阀、电液比例阀、电液伺服阀、电液数字控制阀等。我国机械工业在认真消化、推广国外引进的先进液压技术的同时,大力研制、开发国产液压件新产品,加强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积

5、极采用国际标准,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对一些性能差而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液压件产品,采用逐步淘汰的措施。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技术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和最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电液控制技术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不断提高和改进元件与系统的性能,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在社会和工程需求的强力推动下,电液控制技术必将进一步依托机械制造、材料工程、微电子、计算机及控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现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取。纵观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挑战与机遇并存,改革创新方能发展。电液

6、控制技术将进一步朝着高压化、集成化、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高精度、高可靠性、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方向持续发展。1.集成化从技术构成上,电液控制是集液压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及现代控制理论等众多学科于一体的高交叉性、高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具有显著的机电液一体化特征。从元器件结构组成上,往往是集传感器、控制放大器、执行器于一身,构成集成化功能单元,而系统应用上则趋向于采用集成单元来实现复合功能。2.智能化无论从元件的开发研究,还是系统的构成,以机敏材料为代表的智能材料的引入,传感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包括模糊理

7、论、人工神经网络在内的新的智能化控制策略与手段的不断成功运用,使得系统及元件的自学习、自适应机能得到充分提高,当代的电液控制技术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3.PID控制的新发展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PID控制,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至今在电液伺服控制中仍有着广泛应用。但传统的PID采用线性定常组合方式,难于协调解决快速性和稳态特性之间的矛盾,在具有参数变化和外干扰情况下,其鲁棒性也不够好。吸取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的基本思想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对传统的PID控制进行改造后,形成了自适应PID、模糊PID、智能积分PID和非线性PI

8、D等新的控制方式。系统设计技术参数及设计任务切屑的工作循环是;快进—横向工进-纵向工进-快退。估算刀架的重力为16000N,快进、快退的最大速度设定为5m/min,工进的速度的设定为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