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

ID:17938171

大小:155.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9-11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_第1页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_第2页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_第3页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_第4页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讲义(共63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律硕士考前串讲: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法律制度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例题:《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2002年法硕联考题)A商刑B汤刑C吕刑D九刑2、奴隶制五刑奴隶社会五种法定刑:墨、劓、剕、宫、大辟。u墨刑又称黥[qíng]刑、黥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对犯人的身体状况实际影响不大,但脸上的刺青会令犯人失去尊严。既是刻人肌肤的具体刑,又是使受刑人蒙受耻辱、使之区别于常人的一种耻辱刑。墨刑是奴隶

2、制五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u劓[yì] 刑,《周礼·秋官·司刑》郑康成注:“劓,截其鼻也。”劓最早见于甲骨文,从刀从自,“自”是鼻的古字,象征用刀割鼻,也就是劓刑。劓刑重于墨刑,而轻于剕(刖)刑。劓刑在周代适用的范围甚广,史称周初“劓罪五百”,至穆王时增至千条。春秋战国时期,劓刑仍被沿用。u剕[fèi] 刑,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砍足曰剕,砍手曰刖[yuè]。砍去膝盖骨,叫膑[bìn] 刑,。《殷墟书契前编》中有字,象征一人拿锯锯断另一人的足。可见殷代已有此刑。《国语·鲁语》载:“中刑用刀锯”。韦昭注:“割劓用刀,断截用锯。”又《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引韦昭曰

3、:“锯,刖刑也。”u“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宫刑最初的作用是为了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即“女子淫,执置宫中不得出;丈夫淫,割其势也”。《伏生书》传更云:“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由此可以推见,宫刑是

4、在一夫一妻制出现后的事,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什么对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的惩罚了。u大辟,死刑的总称。例题:夏代承袭并发展了舜禹时代习惯处罚方式,从而初步确立了奴隶制五刑制度,即:()(2005年法硕联考题)A黥、劓、贼、宫、笞B墨、劓、剕、宫、大辟C昏、劓、剕、宫、皋陶之刑D死、流、贼、宫、笞3、夏商司法制度夏朝中央司法官,称为大理,商朝中央司法官,称为大司寇或司寇。监狱,夏朝称之为圜土、夏台、钧台;商朝,称为圜土、囹圄[línɡyǔ]和蚞[mù]里例题:商代的中央最高审判官吏为:()A大理B司寇C正D史4、西周的立法n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

5、、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n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5、礼与刑的关系①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②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正面、积极地规范人们。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一切违礼行为进行处罚。③“礼之所去,刑之所取”,二者相辅相成。“出礼入刑”。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并非不受礼的约束,贵族犯罪也并非不受法律制裁。例题:试述西周礼与刑关系的主要内容。

6、(2008年论述题)6、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制²三赦之法,即:幼弱、老耄[mào]、蠢愚。对于这三种人,如果触犯法律,应当减轻、赦免其刑罚(西周)。在汉代,“年八十上下,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希者,颂系之”,“诸年八十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或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此类规定即所谓三赦之法。²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对不能识别犯罪客体的误伤、不能预见行为后果的误犯和没有主观故意的过失等三种行为,可以减轻刑事责任,给予宽宥处理。《尚书·康诰》则把犯罪明确区分为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

7、犯,实行故意或惯犯从重、过失或偶犯从轻的处罚原则:“人有小罪,非眚[shěng] ,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非眚”与“惟终”分别是故意犯罪与惯犯,即使小罪也要严惩;“惟眚”与“非终”分别是过失与偶犯,即使大罪也可宽宥减刑。例题:西周法律中“非眚”指的是()。2003年单选题A故意犯罪B过失犯罪C惯犯D偶犯西周将故意犯罪不称为()。2009年多选题A非眚B不端C非终D惟终²司法官的“五过”,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公报私仇,惟内:袒护亲戚,惟货:图财枉法。惟来:受人请托枉法。例题

8、:西周五过中受私人请托而枉法不被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