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ID:18025119

大小:111.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3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_第1页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_第2页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年第9期FoodandNutfitioninChinaNo.9,2006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杨阳,蒋和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摘要:以染料木黄酮为对照物,通过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比较,确定了从脱脂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工业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5%,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85。C,物料比1:18。关键词:大豆粕;提取工艺;大豆异黄酮大豆(又称黄豆)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大豆异旋转蒸发一测吸光度

2、(A)黄酮是大豆的主要活性物质。自然界中异黄酮资源十2.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精确称取5.0mg染料木黄酮,用80%的乙醇溶液的植物⋯。(无水乙醇配制)溶解,定容至25ml,并摇匀。分别精在实际生产中,大豆制油后所残留的豆粕中含有大确吸取0.025ml、0.05ml、0.10ml、0.15ml、0.20ml标准量的异黄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将这一资源充分利用,溶液至5ml容量瓶中,并用80%的乙醇溶液(无水乙醇而是处在研究阶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由于原配制)定容。另以80%的乙醇溶液做空白对照。将

3、配制料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对其提取工艺条件的好的标准溶液在262nm下测吸光度(A)[21。染料木黄合理性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酮标准液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相关,由紫正交实验就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外光栅分光光度计可直接得到标准曲线及其回归方程。化,以期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以豆粕为原料生产大2.3单因素试验豆异黄酮提供参考。以不同的乙醇浓度、物料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进行提取,然后采用旋转蒸发以除去提取液。取出少量1材料及仪器浸提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62nm处进行大豆异黄1.1材

4、料酮含量的测定[31。脱皮大豆豆粕(河南产)。2.4正交实验1.2试剂与仪器设备以上讨论了各单因素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染料木黄酮(标准品,购于Sigma公司);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全面考查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厂);影响因素,可以设计一个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如表1。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表1正交实验的水平及因素RE—S2A旋转蒸发器(上海荣生化仪器厂)。2方法2.1工艺流程豆粕一干燥一粉碎一过筛一预处理一乙醇回流浸提一作者简介:杨阳(1982一),女,黑龙江省齐齐哈

5、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方面的研究。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杨阳等: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413.4最佳提取温度的确定3结果与分析如表5所示,浸提温度在80~C时,异黄酮的提取效3.1原料不同粉碎程度的影响果较好。不足80~C,大豆异黄酮提取不完全;而温度超原料的粉碎程度与异黄酮的浸提率有关,如表2。过80~C后,浸提率开始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高温导致异表2原料不同粉碎程度的提取效果黄酮分解的缘故。因此,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异黄酮的提取。表5不同浸提温度的提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粉碎后过6

6、0~80目筛的大豆粕其浸提率较高。原料粒径过大,浸提不完全;粒径过小,物料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加强,降低提取率。因此,应选用3.5最佳提取时间的确定可过60~80目筛的大豆粕进行浸提,粒径过大过小都不由表6可以看出,最佳浸提H,jI'~q是6h,不足6h不能利于提高浸提率。完全把异黄酮提取出来;提取时间超过6h,异黄酮可能3.2不同乙醇浓度的影响因长HCf.q处于高温下,不稳定而降解,浸提率下降。由表3可知,异黄酮的浸提率不是随乙醇浓度的升表6不同浸提时间的提取效果高而增加的。在乙醇浓度为70%H,j",浸提率出现峰值,乙醇浓度超过70%时,浸

7、提率开始减小。这可能是因为当乙醇浓度<70%时,蛋白质很难以沉淀的方式除去,提取液混浊,影响吸光度的测定。因此,可根据实验确定提取异黄酮的最佳乙醇浓度为70%。表3不同乙醇浓度的提取效果由以上单因素实验得出各单因素提取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70%,物料比1:18,浸提温度80~C,浸提时间2h。3.6正交实验由表7中极差R的数值可知,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的各种因素其影响的强弱为:D>B>A>C,即在各影响因3.3物料比的确定素中,物料比对浸提率的影响较大。从表4中可知,异黄酮的提取率不是随物料比的增通过比较正交实验的各组数值及对附图的分析

8、,大而提高的,即乙醇的用量增大,但浸提率并不随之增可以得出:ABC,D,为浸提的最佳条件,即经过预处大,而是呈波动性的变化。在物料比增大到1:18后,理的大豆粕在乙醇浓度为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