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

ID:18046968

大小:144.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9-13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_第1页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_第2页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_第3页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_第4页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ppt-5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曲霉毒素及其分析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杨大进真菌毒素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200多种,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有十几种。根据真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或真菌毒素引起的病理改变,可将真菌毒素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震颤毒等。真菌毒素对农业及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性对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包括AFB1、AFB2、AFG1、AFG2和AFM1),其次为赭曲霉毒素A(

2、ochratoxinA,OTA)、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桔青霉素(citrinin)、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ST)、展青霉素(patulin,Pat)、圆弧偶氮酸(cyclopiazonicacid,CPA)等。进行这项调查时伏马菌素(fumonisin,FM)还未被发现。污染对象及其后果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农产品是玉米、花生和小麦,人类和动物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后可导致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毒素中毒症。后果历史上由真菌毒素导致的中毒事件层出不穷,

3、即使是今天,特别是亚热带发展中国家,真菌毒素仍是某些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真菌毒素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大米及花生等是居民的主要食品原料,各类粮油食品均不同程度地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几乎所有的真菌毒素在我国农产品中均可检出。我国每年约有2%的(二千五百万公斤)的粮食因受真菌毒素污染而不能食用。真菌毒素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真菌毒素污染粮油食品还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花生是我国大宗出口农产品之一,年创汇约4亿美元,而欧盟是主要出口市场。但自2000年,欧盟实施国际上最严格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和检验要求(AFB1为2g/kg

4、,总黄曲霉毒素为4g/kg)以来,欧盟以我少量花生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时有发生为由,不断加强入境检验,并启动对我国出口花生产地的调查程序,公布调查报告,多次发布禁令,并于2002年2月对我花生采取特殊严检措施,不仅使我输欧花生严重受限,而且极大影响了欧盟消费者对我花生安全质量的信任,导致我花生出口贸易竞争力急剧下降。仅2000年一年就有四十多个批次的花生被销毁或降低等级。黄曲霉毒素是真菌毒素的重要代表之一,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集峰曲霉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对肝脏剧毒,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天然污染物。已发现AF的衍生物有20多种,其中,被国际癌症研

5、究机构列为I级致癌剂的AFB1毒性最大,低剂量长期摄入或大剂量一次暴露均可引发多种动物肝脏发生癌变或急性中毒。国际上以黄曲霉毒素、苯并毒性作用作为10,000,别的物质与之相比。黄曲霉毒素原发性肝细胞癌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非常罕见,却是非洲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原发性肝细胞癌年发病人数为110200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45%。其地理分布资料显示,高发区位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及广西等气候条件适于黄曲霉生长繁殖、具有亚热带气候特点的东南沿海岸线。黄曲霉毒素迄今为止,该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膳食暴露AFB1作为一重要的危

6、险因子已引起世界的广泛注意。来自中国、肯尼亚、莫桑比克、瑞典、泰国及菲律宾的研究结果表明,膳食低剂量长期暴露AFB1与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呈正的剂量反应关系。与城区相比,该病的发生在以谷物为膳食主要来源的农村更为常见,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黄曲霉毒素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均为二呋喃香豆素(difuranocoumarin)的衍生物。虽然AF的衍生物有20多种,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AF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AFM2、AFP1、AFQ、AFH1、AFGM、AFB2a和毒醇等12种,但天然污染粮油食品的AF是B组

7、和G组两大类,即AFB1、AFB2、AFG1和AFG2。黄曲霉毒素奶牛摄食被AFB1和AFB2污染的饲料后,在牛奶和尿中可检出其羟基化代谢产物AFM1和AFM2。AFM1除了随乳汁排出外,还有部分存留在肌肉中。饲料中的AFB1约有1-6%在奶牛体内转化成AFM1出现在牛奶中。黄曲霉毒素AFB1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结构。黄曲霉毒素AFB1对热非常稳定,268-269℃方可破

8、坏,故一般烹调温度不破坏其毒性。某些化学试剂如5%次氯酸钠和丙酮可使AFB1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