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ID:18166245

大小:2.3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4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主题单元标题领略建筑魅力,感受地域文化作者姓名程强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四课时,每周二课时;课外二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

2、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单元课程地位与作用】本单元共选了五篇文章,编为五课。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本单元与接下来的第四单元均为说明文单元,相对于第四单元来说较为简单,体现了教材编排由浅入深的特点。【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为说明文单元,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先从文本入

3、手,给学生展示一些简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另外,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结构均较为清晰,可以让学生列出提纲,以便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这一点。但由于本单元说明文编排集中,理论性知识较多,教学易流于枯燥,因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欲和成就感就成为必要。【单元专题设计】专题一:领略建筑魅力,学习说明方法——以《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为例《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

4、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人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美学常识。而文章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在文章中,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作者都没有用任何一处具体的园林作例证,作者所谈的特点是苏州各处园林所共有的特点。专题

5、二:“游孟子故里,沐千古儒风”——探寻邹城古代建筑,感受邹城地域文化在专题一学习后对古建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开展“探访邹城古代建筑,感受邹城地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彰显邹城古代建筑的古老魅力,走进孟子故里的邹城,走近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邹城,领略邹城古代建筑的风采,感悟邹城人的情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

6、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过程与方法】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并加以整合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的能力;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情感态度

7、与价值观】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杰出成就和解放后的新创造、新发展,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和独特风格,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

8、默读。要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4.要重视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