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李艳楠

开题报告——李艳楠

ID:1817903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5

开题报告——李艳楠_第1页
开题报告——李艳楠_第2页
开题报告——李艳楠_第3页
开题报告——李艳楠_第4页
开题报告——李艳楠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李艳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几类混沌系统的随机控制研究院(系)理学院数学系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导师李龙锁研究生李艳楠学号08S012043开题报告日期2009.06.12研究生院培养处制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

2、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7-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说明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5.为完

3、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7.主要参考文献。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2.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查阅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三、开题报告时间应最迟不得超过第三学期的第三周末。四、如硕士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个月内再进行一次。若仍不通过,则停止硕士论文工作。五、此表不够填写时,可另

4、加附页。六、开题报告进行后,此表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存各系(院)研究生秘书书处,以备研究生院及所属学院进行检查。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

5、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7-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几类混沌系统的随机控制研究(一)课题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世纪下半叶,非线性科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自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论述混沌现象以来,人们对混沌运动的规律及其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表现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混沌这一

6、事实已被普遍接受,而如何应用混沌研究的成果为人类服务已成为非线性科学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最典型行为,它起源于非线性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非线性科学揭示各种非线性现象的共性,探索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非线性”一词曾经是数学中用以区别于“线性”问题的术语。对于一个非线性系统,哪怕一个微小的扰动,像初始条件的一个微小改变,都可能造成系统在以后时刻行为的巨大差距。系统的非线性带来系统行为的复杂性。其中,对混沌的研究占了极大的份额。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混沌运动的规律及其在自然科学各个

7、领域的表现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认识。非线性科学研究各门学科中有关非线性的共性问题,它是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三大革命之一[1,2]。自从提出OGY法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提出了多种混沌控制方法,目前分为两类:反馈控制和非反馈控制。反馈法利用混沌系统的特点,即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稳定某个已经存在系统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而非反馈法利用一个外部周期激励或对系统变量的周期调节来消除混沌。在实际工程问题中,混沌振动常会导致系统的不规则运动以及机械系统的疲劳断裂,对机械设备及相关设备

8、造成巨大损害,故这种混沌行为应该设法避免。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来减弱混沌的影响乃至完全抑制混沌行为显得十分重要。另外,随机相位是在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混沌控制,这在实际中可节省大量的能量,同时方便简单。因此,所得结果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混沌科学的研究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对混沌现象的观察及范例的研究转向寻找各学科之间混沌行为的相互制约及内在联系,进而寻求一大类复杂问题普遍遵循的共同规律和系统方法。由于混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