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

ID:18248837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6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_第1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_第2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_第3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_第4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5 苏幕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幕遮一、【2014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香红渐稀,是

2、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点出运用了什么手法,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是“点面结合”;其次,结合内容分析“点”是什么、“面”是什么,再指出效果;最后,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二、【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

3、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

4、内容的能力。“心境”,即心情。分析诗人的“心境”,先要整体把握诗人呈现的思想情态(旷达、闲淡、落寞、惆怅等),再围绕诗人的这种“心境”的变化,简析各联内容,指出诗人流露的具体思想情绪。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作谱与填词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填词。如姜夔的十七首自度曲,歌谱与歌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人独自作谱填词的终究属少数。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流行的现成乐谱填词,或

5、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共同合作。如宋代叶梦得所著的《避暑录话》记载:“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又如宋代王灼所著的《碧鸡漫志》记载:“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别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如《玉梅令》,姜夔在《玉梅令》词序中说:“石湖(范成大的号)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又如《明月逐人来》,

6、宋代吴曾所著的《能改斋漫录》记载:“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如姜夔在《长亭怨慢》词序中说:“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又如《鱼游春水》一词,宋代胡仔所著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记载:“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不过这种先有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按谱填词,往往会为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

7、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所以《碧鸡漫志》说:“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先作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达。但是这要求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的歌谱。杨缵在《作词五要》中说:“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者能依句者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宋代张炎在所著的《词源》中也感叹道:“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所以望望然而去之。”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不多。一般词人作词,本来并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他们大都只是选

8、取前人的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填之。他们把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来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义了。(选自《读词常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