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复习提纲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

ID:18463022

大小:7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8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第1页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第2页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第3页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第4页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1、隋唐科举制度、大运河的开凿(1)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形成: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为以后各朝相继沿用。完善: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衰落: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实行“八股取士”,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废除: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积极作用:①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

2、以凭才学参加政权,改善了用人制度。②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唐朝时,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消极作用:明清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不讲求实际学问,此次中国科技落伍了。对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启示:今天,我国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改革力度越来越大,从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隋大运河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605—610年)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四段,

3、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永载史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贡献。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评价:(唐)“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天下转漕,仰此一渠。”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原因:①唐太宗认真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措施

4、: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政治上: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魏征死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沿用隋制,推行三省六部制。思想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说唐太宗重视科举取士。民族关系上: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对外政策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对外交往的繁荣。评价唐太宗(运用)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认真吸取隋亡教训,深刻认识到国家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

5、公,政府要轻徭薄赋,要处理好君与民的关系。因此他在位期间,经济上减免租税,提倡节俭;政治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文化上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贞观之治”。但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原因:认真吸取隋亡教训,选贤任能和虚心纳谏,推行改革措施。启示:如为发办事,使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的人与

6、人之间的关系,又如关心国计民生,使老百姓能和谐创业。等等。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武则天的业绩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就是开元盛世的景象。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给我们什么启示?(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②正确的方针政策是社

7、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③要加强民族团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④重视发展科学技术。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1)古代中日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来中国。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有13次。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鉴真在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对日本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日本的文字、建筑、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受唐朝影响;“唐风洋溢奈良城”你对此有何感想?答:说明唐朝实行

8、对外开放的政策;说明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