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ID:8396575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6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_第1页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_第2页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_第3页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_第4页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帝)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589年,隋灭,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概况: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连接了、、、长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影响: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并持续发挥着的作用。

2、※材料解析晚唐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皮日休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正确。因为在材料中他指出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巡游大运河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论比较中肯。(2)为什么说“此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的;发挥着中国南北大动脉的作用;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与唐太宗即位:公元618年_

3、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626年李世民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次年改年号______,李世民就是著名的_______。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主要内容政治方面:①虚心纳谏,选贤任能;②完善科举制度;③沿袭和完善“制”经济方面:④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法律方面:⑤修改法令,编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创立于;完善于。◎◎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7◆你如何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历

4、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能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总之,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少有的清明政治——“”。但是,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逼父的行为,是违背“孝悌”精神的,不值得称道。※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才,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人力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材料一: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材料二

5、:“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唐太宗语(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哪种思想?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是谁?(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一种什么思想?他将这种思想付诸实际的目的是什么?(3)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②改《贞观氏族志》为《》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④重视农业生产⑤巩固和开拓边疆。她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有“”,为唐朝的到来奠定基础。她的统治

6、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死后立下碑)2、开元盛世:统治,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唐朝进入时期,被誉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7科举制在朝创立、朝逐步完善。科举制是通过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常设的科目有(主要测试考生记诵的能力)和(包括策问——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人们普遍推崇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朝时期的读书人若要成为政府官员,主要通过。第5课“和同为一家”(——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

7、1、天可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他为“天可汗”。2、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吐蕃是今天的祖先。唐初,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唐太宗时,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出嫁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吐蕃与唐“”。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贵主指;胡指第6课开放与交流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1、遣唐使遣唐使是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惯等带回

8、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玄奘西行贞观初年(时),前往求取佛经精义。他还把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