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

ID:18479627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_第1页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_第2页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_第3页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_第4页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 (覃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编号: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申请者:覃玲系(院)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联系电话:15211461361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项目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青团衡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制二○一一年三月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湘西土家族传统织锦手艺的传承分析及发展研究项目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研究期限2011年4月—9月申请经费200项目负责人姓名覃

2、玲专业汉语言文学所属系(院)中文系主要合作人员姓名系(院)及专业指导老师姓名工作单位及称谓漆灏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项目简介湘西土家族织锦工艺是酉水流域土家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同时,湘西织锦又是土家族显著标志之一,对土家族的认同性和凝聚力有着特殊价值。然而,社会的变革、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的变化,正使土家族织锦技艺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陷入全面濒危的境地,亟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护。二、立论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参考文献等)湘西土家族织锦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湘西北酉水流域的考古发现,

3、及大量的历史文献证实:它起始于商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千百年以来,土家织锦一直是酉水流域土家族普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工艺最完善、作品最丰富的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形式。土家织锦也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而它本身就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民族学价值、科学价值、传承利用价值。传统的西兰卡普有360余种,其图纹种类的数量是全国少数民族织锦中罕见的。然而如今的西兰卡普仅剩有80余种,其中还有一半平时

4、很难见到。至于土家花带更是自生自灭,土家织锦已濒临消。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以家庭(族)式的口传心授和“摹仿记忆”为主,由于社会的变革和种种原因,传统工艺人才严重的流失,许多精湛的技艺逐渐失传,老艺人谢世,中年人“洗手”,青年人打工,传统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今,土家织锦作为民族遗产受到高度重视,但其发展还将面对许多问题:1、织锦从业人员剧减,兼事织锦的多,专事织锦的少。2、会织锦的外出打工的多。3、专事织锦的少,改做他行的多。4、织锦的生产属于小农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大部分属于自

5、发性生产,属于自给自足、补贴家用的小农经济模式。5、织锦的销售方式被动,主动开发市场的少。6、织锦工艺频危度高,织花现状不佳。7、织锦产品结构单一。农村织户主要织锦产品90%是土花铺盖。8、织锦实用价值强,工艺价值低。农村织锦女由于知识和审美视觉的限制,只注重生产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对织锦工艺质量的要求,从而满足不了需求者对织锦的审美要求。9、没有形成科学的销售体系,织锦的销售还处在无序竞争和分散销售阶段,销售现状不佳。参考文献:1、田明:《土家族织锦工艺文化的现代思考》,《土家族研究》2007年2、

6、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3、左汉中:《湖南美术全集。民间织锦》,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4、哈哥:《颇具民族风格的土家织锦》、《龙山县志》第六集。5、黄柏权:《从生活到艺术》,《土家族研究》,2006年。6、邓辉:《土家族地区的考古文化》,中央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7、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作名录《土家族织锦技艺》三、研究方案a)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b)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

7、性分析c)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d)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a)①研究目标:通过分析土家织锦的传承揭示这一少数民族工艺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②研究内容:土家织锦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的民族意义以及发展现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对发展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b)①研究方法:走访调查。深入湘西土家老寨,向专业人士请教。②可行性:湘西位于山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会土家织锦这一传统手艺的人大多是老年妇女,他们居住在土家老寨,很多都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要对她们进行访问就必须要亲自走进她们的家乡,

8、认真倾听他们对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述说。c)①此项目的特色:土家织锦作为少数民族的手工工艺,具有独特的风格,浓厚的历史韵味,是我们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是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湘西土家织锦的传承关系到整个湖湘文化的发展。②创新:在少数民族汉化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是一个社会的焦点,如何让土家织锦在不失去传统特色的同时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商品气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d)①预期研究进展:4月中旬—5月下旬,查阅土家织锦历史发展的有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