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课件_1 (2)

神经系统课件_1 (2)

ID:18532322

大小:6.20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09-19

神经系统课件_1 (2)_第1页
神经系统课件_1 (2)_第2页
神经系统课件_1 (2)_第3页
神经系统课件_1 (2)_第4页
神经系统课件_1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课件_1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体内各器官、系统功能相互配合调节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第一节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基本结构及功能: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树突:接受信息部位轴突始段:产生AP的部位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末梢:递质储存、释放部位特点:无突触无动作电位无树、轴突之分(二)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卫星细胞(脊神经节)星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支持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物质代谢,营养作用绝缘,屏障作用维持适当离

2、子浓度摄取,分泌神经递质(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纤维分类功能直径(微米)传导速度(m/s)相当于传入纤维的类型A类(有髓)αβγδB(有髓)C(无髓)后根交感肌梭、腱器官本体感觉,支配梭外肌触-压觉支配梭内肌痛觉,温度觉,触-压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痛觉,温度觉,触-压觉交感节后纤维13-228-134-81-41-30.4-1.20.3-1.370-12030-7015-3012-303-150.6-2.00.7-2.3Ia,IbIIIIIIV注意:Ia类纤维直径稍粗,Ib类纤维直径稍细.(四

3、)神经纤维的分类(五)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⑴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组织的结构和生理功能。⑵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组织细胞释放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二、突触生理(一)定向突触(二)非定向突触(三)电突触(一)定向(化学)突触传递1、突触概念:神经元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2、分类:轴突-胞体轴突-轴突轴突-树突3、突触的结构: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4、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的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

4、结合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Na+(主)K+通透性↑Cl-通透性↑Ca2+内流,推动突触小泡前移,融合,破裂IPSP(超极化)EPSP(去极化)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二)非定向(化学)突触传递结构基础:曲张体,内含递质小泡传递过程:递质经组织液扩散到邻近的效应器上传递特征: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结构;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三)电突触传递结构基础:缝隙连接、水相通道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定向突触非定向突触电突触结构典型化学突触曲张体缝隙连接细胞间距20-40nm可达几十微米2

5、-3nm传递物多种递质单胺类递质带电离子流传递特点单向;延搁;总和;兴奋节律改变;敏感;易疲劳作用广;传递费时长;效果取决效应器受体双向;传递速度快;无潜伏期意义突触后神经元(+)或(-)突触后神经元,效应器(+)或(-)促进不同神经元同步(+)兴奋传递方式比较三、神经递质概念: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分类: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单突触腱反射辐散式兴奋扩散聚合式兴奋总和环状后放⑴单向传递⑵中枢延搁⑶总和⑷后放⑸兴奋节律的改变⑹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易

6、疲劳性(二)中枢兴奋扩布的特征(三)中枢抑制1、突触后抑制(超极化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交互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使作用相反的中枢活动协调一致。②回返性抑制:意义: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活动协调。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抑制性递质为甘氨酸2、突触前抑制(去极化抑制)结构基础:轴2-轴1-胞3串联突触机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EPSP减小意义:控制感觉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清晰和集中(感觉滤波)复习与思考1、名词概念:神经元突触突触传递EPSPIPSP中枢延搁2

7、、试述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3、简述中枢神经元的主要联系方式和意义4、试述突触传递的特征5、比较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传入N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概述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一、脊髓感觉传导功能脊髓是重要感觉传导通路二、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一)丘脑━感觉传导的总换元站(嗅觉除外)分类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组成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接受纤维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感觉接替核和

8、其他皮层下中枢的投射纤维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弥散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引起特定感觉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二)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2、非特异性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