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

ID:1860697

大小:275.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1-13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_第1页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_第2页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_第3页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_第4页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稿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一、乌溪村概况乌溪村位于中方镇东南部,距中方县城行政中心5km,距怀化市区17km。东与鹤城区黄岩度假区白马村接壤,西与本镇龙井、中方、栗山三村相连,南临炉亭坳乡塔灯田和马家溪村,北界本镇房溪村。209国道、枝柳铁路到村部仅2—3公里。总人口1492人,16个村民小组,384户,党员48人,外出务工382人。总面积34845亩,其中耕地1512亩,林地32900亩。乌溪村地形波状起伏,属高丘、低山区,雨量偏少,热量较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水利资源丰富,3条溪流纵贯全村,水库2座,其中小Ⅰ型1

2、座、小Ⅱ型1座,山塘5个。公路总里程30.365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8.865公里,等外公路11.5公里。固定电话普及率60%,移动电话80%,有线电视入户100户。二、村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该村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总长12余公里、宽4.5米的村级水泥公路贯穿全村,农田水利设施较好,乌溪水库为小Ⅰ型水库,库容量500万立方米,渠道灌排便利。现该村主要发展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乌鸡养殖、生态旅游。现有个体企业2家,食用菌种场1家、饮用水厂1家、四季果园基地450亩、

3、核桃林800亩、楠竹林1000亩、新造工业原料林2400亩。2011年村组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41三、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1、产业不够发达。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偏小,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农林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还刚起步;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资金投入不足和开发力度不够,以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村、民俗观光村等为模式的新型生态旅游服务业发展受到限制。2、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公路虽已打通,但组级公路建设滞后,互联网也尚未

4、接通到村部,水利、电力、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3、村庄建设不规范。村庄建设布局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规范的管理,部分村民住房建设仍存在任意搭建现象,建筑形式单一,装饰欠佳,未能体现本地乡风民情,大部分农户分散居住,没有形成中心村落,部分院落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不高。4、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乌溪水库为县城备用水源,其水体水质必须严格保护,但该村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高低不平,农田、水渠纵横交错,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生活污水无法集中排放,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等治理难度大

5、。5、产业发展受军事禁区制约。乌溪村处于军事禁区内,为保护军事设施,旅游开发及其他产业深度开发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41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2月14日建设部第36号发布);(4)《湖南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2006年2月);(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6)《村镇规划卫生标准》(引用标准GB9981-88《农村住宅卫生标准》GB7959-87《粪便无害化卫

6、生标准》);(7)乌溪村相关基础资料。(8)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二、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规划原则41以构建“两型社会”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量力而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坚持统筹兼顾、远近

7、结合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原则,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四、规划目标与定位1、规划目标(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生产力水

8、平,繁荣村域经济。(2)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民人均纯收入2015年突破10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100万元,到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41(4)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产条件。(5)乡村治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