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

ID:18620992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9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_第1页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_第2页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_第3页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_第4页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卡诈骗罪论文:浅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摘要: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之一"冒用"纵然大家都知道,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冒用"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对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在这种新形势下也将面临一个个新的挑战。因此,如何界定"冒用"行为,"冒用"方式,"冒用"对象,以及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冒用"行为的定性是解决信用卡诈骗罪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解决。关键字:冒用信用卡信用卡诈骗一、"冒用"的涵义诈骗罪的基本构造是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使受骗者陷入认识错误并进而处分财产,作为诈

2、骗罪的特别类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欺骗行为被法律明文限定为使用伪造或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冒用中的"冒",是指行为人冒充合法持卡人的身份。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未经合法持卡人的同意,行为人以持卡、签名等明示和默示的方法向他人表明自己是合法持卡人。信用卡必须由持卡人本人使用时信用卡的一项基本制度,《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8条第3款规定:"银行卡及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冒用中的"用",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信用卡非法获取财物的过程。根据刑法理

3、论研究的需要,将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他人信用卡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人的营业员的协助下使用他人的信用卡;另一种情况则是行为人在机器上自助地使用他人信用卡,通常表现为行为人持有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和转账、行为人在网上银行对特任的信用卡账户进行转账。"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指非持卡人未经持卡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合法持卡人的名义使用信用卡,进行信用卡业务内的购物、消费提取现金等诈骗行为。二、"冒用"的对象对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中的冒用对象问题,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其为"他人的信用卡",但这里"他人的信用卡",理论界

4、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被冒用的他人的信用卡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不能包括"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作废的信用卡",对于冒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作废的信用卡"的行为应视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作废的信用卡"。①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冒用的他人的信用卡原则上是合法有效的信用卡,但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是"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作废的信用卡",如行为人捡拾到他人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而加以使用的情形。②笔者认为,前一种观点更为合理。从刑法条文中使用"冒用"一词中,就可以看出"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中的"他人的信用卡"只能是他人真实有效的

5、信用卡,也即既然是"冒用",就应该是他人真实有效的信用卡,如果是他人作废的信用卡也就不会发生有所谓"冒用"问题,而应该只有"使用"问题。③因为,"冒用"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使用自己无权而他人有权使用的信用卡,而对于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即使是他人的,他人自己也无权使用,这在法律上是非法的。同时,由于刑法条文中规定的"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中并没有排除"他人伪造的信用卡"和"他人作废的信用卡",因而,将使用他人伪造的信用卡和他人作废的信用卡归入刑法规定的"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中

6、是符合立法原意的。三、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的行为方式(一)捡拾他人的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在银行或柜员机上支取现金有的学者主张以侵占罪来解决,其理由是拾得卡和密码完全等于获取了信用卡所含资金的使用权,这与拾到他人的活期存折而取款的性质是相同的。如果拾得者拒不交出所取款项,可以侵占罪论处。笔者反对侵占罪的观点,拾得他人信用卡的,无论密码是以何种途径获取的,拾得人对卡内资金都没有占有权,这与拾得现金不同。货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货币的占有人与所有人的一致性,由于我国民法中并不存在拾得物的善意取得制度,货币的拾得人拾得货币后如

7、果遗失货币的失主要求返还,拾得人负有交还失主的义务,拾得人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无疑。在侵占罪中,行为人对财物的获取要么是出于委托保管关系,要么是拾得遗忘物或者发现埋藏物,本质上都是一种被动获取,而在该案之中,信用卡拾得人对信用卡本身是被动获取,而对卡内财产则是一种主动获取。因为信用卡只是持卡人在银行资金信息的一个载体,并不等同于资金本身,如果要转化为资金就需要一个持卡取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为拾得人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行为人若想真正占有卡内的资金也必须主动采取这种冒用行为。因此,上述案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信用

8、卡诈骗罪中的第3项"冒用他人信用卡",一审法院认定拾得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是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二)冒用代为保管的他人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在银行或柜员机上支取现金针对该种情况,有论者认为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代为保管、拒不返还的特征,应该以侵占罪论处。笔者认为,受朋友之托代为保管信用卡,继而通过冒用信用卡非法获得他人财物的,行为人在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