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

ID:18719301

大小:3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_第1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_第2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_第3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_第4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nao.com–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能适应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快速计算、图形图象处理与应用软件开发及管理工作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

2、”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以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潜在能力。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个领域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

3、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阅读、翻译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相关的文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5.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鼓励学生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最低毕业学分:155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课程修读要求1.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专业限选方向1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专

4、业限选方向2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nao.com——大学生的百事通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nao.com–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3课程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说明:①“方向1”是“综合培养模块”课程;②“方向2”是“信息科学培养模块”课程;③“方向3”是“计算数学培养模块”课程。2.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3.公共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社会科学

5、”、“自然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四类课程。按学校文件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类课程中各选修4个学分,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中选修2个学分,共选修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修读公共选修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的,可以放弃,改选其它公共选修课程。4.学生须在“综合培养模块”、“信息科学培养模块”和“计算数学培养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主修方向。5.进入“综合培养模块”学习的学生,须在“方向1”中修读33学分课程。在“专业任选课程”中修读至

6、少12学分课程。6.进入“信息科学培养模块”学习的学生,须在“方向2”中修读18学分课程,在“专业任选课程”中的“信息科学组”中修读至少15学分课程,以及“计算数学组”和“考研组”中修读至少12学分的课程。7.进入“计算数学培养模块”学习的学生,须在“方向3”中修读18学分课程,在“专业任选课程”中的“信息科学组”和“考研组”中修读至少12学分课程以及在“计算数学组”修读至少15学分的课程。8.除修读计划表列出的专业任选课程外,也可修读本系其它专业(方向)的课程,作为本专业任选课程,并按实际学分与学时计入。修读专业任选

7、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的,可以放弃,改选其它专业任选课程。9.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带●号的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10.第八学期,以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为主;专业实习采取个人联系与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1.本专业学生,如果毕业后希望按师范专业择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必须修读下面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计22学分。所得学分仅作为附加学分,不计入毕业总学分。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数学期、周时数、周学时合计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0周10周教数学教学论35454

8、春秋3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nao.com——大学生的百事通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nao.com–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师教育中学数学教学设计361224春秋3数学教育心理学35454春秋3现代教育技术23636春秋2教育原理11818春秋1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11818春秋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818春秋1教学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