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

ID:18826777

大小:5.8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9-25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_第1页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_第2页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_第3页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_第4页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议书2002年09月概述本方案建议书从应用设计的角度给出省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软件构成视角,从系统结构、组成到技术约定、子系统技术实现设计来勾画本方案建议书内容,从而为省级电子政务一体化软件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给出了具体要实现的内容,使软件实现者能据此进行软件的物理实现。目录概述11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11.1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21.2电子政务建设目标31.3电子政务应用软件逻辑结构41.4电子政务软件物理结构51.5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平台的关系51.6电子政务平台的特征和功能6

2、1.6.1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特征61.6.2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要求72电子政务平台92.1电子政务平台的产品结构框架92.2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特征122.3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特点132.5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效应142.5.1不同网络区域模式下的应用142.5.2不同阶段过程下的应用162.5.3不同政务行业下的应用183电子政务系统软件设计193.1电子政务系统软件构成193.2电子政务平台的门户结构193.2.1政务门户Intranet站点结构203.2.3政务门户Internet站点结构20

3、3.2.4政务门户Extranet站点结构203.2.5政务门户与外部站点的集成203.3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用户/组结构213.4软件安全系统设计214各应用子系统软件设计224.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软件设计224.1.1政务信息资源库技术实现设计224.1.2CA系统技术实现设计234.1.4数据仓库系统技术实现设计244.2内网及党政专网核心业务及其支持系统软件设计254.2.1省级四大办公厅业务系统技术实现设计254.2.2省、地、县三级工文等政务信息交换系统技术实现设计334.2.3邮件

4、管理系统354.2.3视频会议系统414.2.4IP电话系统504.3外网政府信息服务网站软件设计55小结595安全建议605.1网络安全及技术615.2政务网安全组网建议625.2.1骨干网安全设计建议635.2.2INTERNET接入安全设计645.2.3局域网计算机接入安全设计655.3专用安全产品665.3.1防火墙665.3.2综合访问认证系统681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政府“三网一库”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为在电子化概念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给出了物理化的描述:n各级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网(Intr

5、anet),实现多级政府文电、信息、督查、会务、值班、接待、档案等主要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n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Extranet),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网之间的互联,实现信息/知识的管理和资源共享。n政府公众信息网(Internet),及时发布公共信息,提供大众服务、工商咨询、政策法规、招商引资等。n政府办公信息资源库,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对信息、知识的采集、存储、管理、挖掘,为政府机构高效、科学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政府“三网一库”电子政务组织结构图:图1-

6、1政府“三网一库”电子政务示意图:图1-21.1.1.1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在对电子政务系统需求的总体把握的和对功能要求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在“三网一库”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一个总体结构,来描述整个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需要根据总体建设提出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把复杂的大系统抽象成各子系统,从基本系统特征、要求构成入手,构造总体结构,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从而为各子系统的软件设计把握整体方向。从系统工程上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分为四大层次、三大体系四大层次是

7、:n用户层n应用层n网络层n通信层三大体系是:n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n运行管理体系n标准规范体系1.1.1.2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一期工程的目标就是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到县”,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建设目标是:(一)实现省级4大办公厅办公自动化(二)实现省、地、县三级的公文等政务信息交换(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四)实现政务网上的IP电话及视频会议系统(五)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外网)图1-31.1.1.3电子政务应用软件逻辑结构从电子政务的需求和它阶段性发展要求、系统交接对象、应用系统使

8、用要求等方面总结入手,本着使电子政务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集成性、稳定性、使用方便实用性等特点,我们将电子政务软件逻辑层次上分为交互层、门户层、解析层、集成层、应用层、应用服务器层、基础层N层体系(如下图所示)。图1-4对电子政务系统来说,只有考虑了上述层次的系统才是一个具有长远生命期、健康的扩展性、系统柔韧性的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投资大、系统功能复杂、网状性交互的系统,只有具有以上层次规划、设计思想的电子政务系统,才能满足电子政务实用、先进、符合未来的要求(如下图所示)。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