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

ID:18916683

大小: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2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_第1页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_第2页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_第3页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_第4页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周周练题(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溪一中高2009级2011-2012学年下期第一周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宽宥(yòu)劲(jìn)头卷帙(zhì)浩繁阴阳五行(xíng)B.沏(qì)茶拙(zhuō)劣无声无臭(chòu)暴戾恣睢(suī)C.焖(mèn)饭汤匙(cí)鸢(yì)飞鱼跃情不自禁(jìn)D.角(jué)色谙(ān)熟果实累累(lěilěi)虚与委蛇(yi)

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潢 巧舌如簧茹毛饮血轻歌慢舞B.沿袭缘木求鱼蝇营狗苟园舞曲C.叠翠高潮迭起明火执仗大放厥词D.浮浅认识肤浅毁家纾难口慧而实不至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C.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

3、令人唏嘘不已。D、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有人预测,达到奥运会男女运动员人数持平的目标最迟也会在十年后实现,甚至很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会实现。B、常州延龄书画社社员的年龄平均78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高2009级语文试题8—1(共8页)C、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D、我并不认识小李,经人介绍

4、才知道他就是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师范大学教授李先生的公子。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

5、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

6、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

7、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

8、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