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霞 第三单元

殷国霞 第三单元

ID:18991376

大小:13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27

殷国霞       第三单元_第1页
殷国霞       第三单元_第2页
殷国霞       第三单元_第3页
殷国霞       第三单元_第4页
殷国霞       第三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殷国霞 第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单元生字做到会写会认。2、感受秋天的景物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3、学习古诗和课文,感受秋天的景象。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习第三单元生字做到会写会认。2、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受秋天的景物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2、习古诗和课文,感受秋天的景象。课时安排:11课时9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

2、惜亲情。教学重点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诗人的故事: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3、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23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板书课题,理解“书”和“忆”的意思。   2、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教授方法,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画出文中的生字并用上学期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生字3、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对方自学情况:要求学生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4、汇报学习生字的方法  

4、 5、把生字带入文中进行朗读6、教授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译、悟、背)  三、复现巩固,整体识记   1、游戏识字:分辨双胞胎并给他们找伙伴亿()异()深()倍()忆()弃()探()培()2、读句识字:认认我是谁遍遥编摇我站在美丽的田野旁()望,那里()地的野花,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轻的()曳,我被这迷人景色陶醉了。我用歌声()织着我美好的童年。学习第一首古诗《夜书所见》A默读古诗生字再现B自学古诗画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合作讨论交流C汇报自学情况D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再现按学习古诗的方法逐步落实。E体会古诗的思想

5、感情。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23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作业设计:必做题:1、背诵古诗2、生字词板书设计: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听:寒声孤独、寂寞感:动客情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

6、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4、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去自学进一步加深古诗的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古诗,可轻读大声读。(2)练习朗读学习生字。(3)方式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7、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品读课文,深入领悟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23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4、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   5、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6、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8、流一下吗?   7、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1)小组读(2)个人读(3)师生读  四、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1、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