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ID:19016949

大小:19.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7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_第1页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_第2页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_第3页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_第4页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儒家因其过于理想化不受统治者重视,那么在下一个历史时期治国思想和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知识与能力:识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和太学建立的基本史实;  知道董仲舒儒学的主要思想和评价,实质,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加深理性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道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2、术的原因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及评价  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原因  2、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自主学习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1、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回忆上节课内容  孔子说:我克己复礼;  孟子说:我民贵君轻;  荀子说:我君舟民水;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杀了  墨子说:别打了  教师总结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不同的阶

3、级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出现不同的治国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教师总结过渡: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儒家因其过于理想化不受统治者重视,那么在下一个历史时期治国思想和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汉代儒学》  2、梳理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些儒生借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概况:  (1)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除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全部书籍都要焚毁  焚书后,秦始皇将违犯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咸阳  3、评价:  是对先秦思

4、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4、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总结过渡: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发展遭到重大打击,那么到了汉朝儒学的不利局面有没有得到改变呢?  二、罢黜百家  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了皇权,也限制皇帝的残暴行为  (2)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但导致中华民族  封闭,守旧,缺乏创新能力  

5、提出“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但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发挥仁政思想,主张轻徭薄赋,限制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3、董仲舒儒学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儒学体系为主,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外儒内法,带有神学倾向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  积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教师总结过渡: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更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所以得到皇帝的认同。汉武帝

6、在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任用儒士参与国政,在教育上有没有措施提高儒学的地位呢?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①中央: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地方: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影响:  ①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③对统治基础:使少数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

7、收敛。  教师总结:太学的设置使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3、深化考点,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焚书坑儒”通过高考题进行检测,让学生讲答案写纸上并回答。  XX年重庆文综,21题  材料、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摘自【明】梅鼎祚编《两汉文纪》  根据材料,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

8、。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  答案: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  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表现:焚书坑儒  4、考点深化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董仲舒儒学”通过高考选择题进行检测,让学生回答并解释每个选项,教师进行补充。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