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

ID:19140739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_第1页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_第2页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_第3页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_第4页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桥涵及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摘要】公路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以防止特殊复杂地形条件下结构物及路基不均匀变形,采用基地、结构、回填结构相互作用的系统思想,通过加强回填处理,减少结构物与路基的变形和破坏。  【关键词】桥涵台背回填施工    一、前言    公路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以防止特殊复杂的形条件下结构物及路基不均匀变形,采用基地、结构、回填结构相互作用的系统思想,通过加强回填处理,减少结构物与路基的变形和破坏。在施工中主要除了涉及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未筛分碎石、透水性材料外

2、,还有以下几种特别材料。  砾性土:大于的土颗粒占全部土质量的75%以上,土中小于的细粒土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12,小于的颗粒含量与塑液限指数乘积不大于120的材料。  高稳定性填料:用于结构物回填的土石方材料,其承载比大于12%,压实后具有较小的变形及较高的水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刷能力。    二、回填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稳定土  用于结构物回填的水泥稳定土,最大粒径不超过53mm,不均匀系数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大于40%,塑性指数不大于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时,塑性指数不大于20。实际应用时,宜选用塑性指数不

3、大于12,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  水泥稳定土在90%保证率时压实度不低于重型压实标准的95%,承载比应不小于100%。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干土质量的百分率计,最低剂量不低于4%,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实验室内确定的剂量增加%~%。  2.粒料  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级配砾石、未筛分碎石和砂砾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其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透水性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00mm,小于20mm的粒料中,筛孔的细料通过率不大于10%,以下细粒土塑性指数不大于6。  粒料中粗集料的压碎值不低于40%,细集料的液限指数不大于28%,塑性指数不大于9

4、,塑性指数与以下颗粒含量的乘积不大于100。  3.高稳定性材料  土中大于的颗粒占全部土质量的50%以上,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小于20,承载比不低于12%,具有一定的级配,能够有效压实。  回填高稳定性材料,保证率为90%时压实度代表值不低于95%;高稳定性填料为硬质岩填料时,可采用压缩变形率确定压实度;为软岩填料时可采用固相体积率标准确定压实度。三、桥台台背及构造物回填    1.埋置式桥台:以基础顶外侧2米为下界宽,下界宽边缘线往上1:1交路床顶为上界宽,与护坡和锥坡围成的体积。路床顶面以下0~回填水泥稳定土,以下回填高稳定土。  型桥台:以基础底面外边缘作为下界宽

5、,下界宽边缘线往上1:交地面线,路床顶面宽度作为上界宽,路床以下0~回填水泥稳定土,以上采用高稳定性材料,当回填宽度L≤2m时,回填粒料,台身周围的排水层反开挖回填粒料。  3.涵背回填:圆管涵:距混凝土外边缘或砂砾垫层基础外边缘为下界宽,涵顶,顶宽为2倍管径,全部回填水泥稳定土。当圆管涵顶填土高度大于15m时,管两侧及顶面采用C15混凝土护管,厚度为。盖板涵:挖方段时,基础地面外边缘作为下界宽,下界边缘线往上1:交于地面线,顶面两侧宽度分别为作为上界宽;填方段时,基础内侧外边缘2m作为下界宽,下界边缘线往上1:1交涵顶以上的水平线,两侧宽度分别为作为上界宽。  4.挡土墙回

6、填  回填范围为基础外侧向上1:交挡墙顶面水平线所围成的体积。当距墙的宽度L≤2m时回填粒料,墙背排水层反开挖回填粒料,其他部分采用高稳定性材料回填。当回填顶面宽度小于时,无法采用重型冲击夯机夯实的情况下,可选用无砂大孔混凝土回填或者满槽浆砌片石。    四、桥涵台背及构造物回填的施工及质量管理    1.压实施工规定  采用高稳定性填料、粒料和水泥稳定土回填时,应保证填料充分压实,压实度符合要求,水泥稳定土的承载比和水泥剂量必须符合要求。埋置式桥台宜采用先填土后开挖的施工的方案,护坡及锥坡应超宽填筑不少于。然后修坡,保证坡面的压实度符合要求。  宽度小于2m时,应采用重型冲

7、夯机分层夯实,层厚不超过15cm;宽度超过2m时,采用重型压路机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2.无砂大孔混凝土施要求  施工前应进行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经试拌,检验水泥浆的稠度是否合适,有效包裹住集料,在插捣条件下是否由离析现象,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无砂大孔混凝土采用强制拌和机拌和,拌和时先按规定的水灰比搅拌水泥浆,然后将集料投入拌和机中,与水泥浆一起搅拌,使水泥浆充分包裹集料。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是时间适当延长。  混合料搅拌后可直接浇筑,卸料高度为1m以内,将混合料分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