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ID:28924303

大小:79.5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5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_第1页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_第2页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_第3页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_第4页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了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一、序言   在道路施工中,公路上的桥梁和涵洞等构造物较多,因与路提填筑施工不同步,不但施工难度大,而且质量不易控制,一旦出现台背沉降,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车辆的舒适与安全。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桥涵构造物的台背回填质量。   二、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   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部分,为保证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回填工作必须在隐

2、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在施工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填料:对桥涵及其它构造物采用的填料,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通过检验,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一般尽可能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砂类土或规定的透水性材料回填,严禁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强度较小的土及强风化石回填,当采用非透水性土时,应在土中掺入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稳定材料进行处理,并配备满足压实度要求和压实工艺要求的振动压路机和小型夯具。   2、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范围:根据规范规定,构造物台背回填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桥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

3、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的孔径长度。桥台背后填土宜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宽度为全路幅,包括锥坡。填筑高度:桥台和明涵台背应回填至路床顶面,暗涵应回填至涵顶50cm以上。涵顶面填土压实度厚度必须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与路基接头处,应以不小于1:1的坡度用台阶进行衔接。   3、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根据采用的不同填料,确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灌沙法、灌水法检测含水量和压实度;如压实度不不便检测,可通过控制碾压遍数和沉降量观测的方法来控制填料的密实度。   4、台背回填的顺

4、序应符合设计要求,管涵应在两侧对称、平衡地进行;盖板通道(涵)应在盖板浇注完成以后并达到设计强度地75%时才能两侧对称回填;拱桥(涵)台背回填土宜在主拱圈混凝土浇筑后或砌筑以前完成;梁式桥U型桥台或肋式桥台台背回填土,应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进行;柱式或肋式桥台台背回填土,应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在盖梁、台帽浇注之前一定要回填至台帽底面,台帽底模直接在回填土层上用砂浆硬化。桥涵背后填土应在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5、在桥涵地临土面上刷沥青,以放水和减少压实阻力。并在桥涵临土面上逐层标注松铺厚度

5、控制线,当采用压路机压实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当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每层松铺厚度不能超过15cm,并应充分压(夯)实。   三、工程实例   1、工程概括。S312温邵公路温县至沁阳段改建工程,路线全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12m,路面宽12m,路拱坡度2.0%,两侧路肩各为0.75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涵与路基同宽。路基、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为1/50,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车—100。   郭村桥位于沁阳市境内,小桥位于直线段上,纵坡为0%。桥长22m,为9×13简支空心板结构,U型重力式

6、桥台。桥台基础高1.5m,台身高4.5m,台背回填属于高填方,因此台背回填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地质量。   2、郭村桥台背回填施工中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1)回填材料:台背回填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塑性指数小于12,填料的CBR值大于8的透水性好的砂砾石为填料。为了防止边坡松散、不易成型,台背回填部分横向外侧两边,各留1m路基土包封,并与路基顺接,方便以后绿化,便于边坡植草。   (2)回填范围:   1)台后部分:顺路线方向长度,底部离基础0.5m,按1:1的边坡开挖回填至路面底基层底面交汇处。   2)垂直于路线方

7、向:至锥坡边坡坡脚(1:1.5),基坑回填厚度为1.5m,基础顶面至底基层底面距离为4.5m。   (3)压实度要求   1)基坑:回填压实度要求为90%。   2)台背部分:桥台台背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均为95%。   3)台背回填处地表的处理:该处地表属路基填筑90%的压实度范围,先松铺20㎝填料,然后一同碾压。   (4)检测方法及测点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灌水法进行检测。台后部考虑回填由基坑底向上回填宽度逐渐变化,因此,每层每侧检查2~3点(具体点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锥体护坡每层检测1点。

8、含水量每层每侧检测1点。   (5)施工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按设计要求先做好台背排水盲沟,然后才能开始回填。   2)每层压实厚度原则上为15㎝,但因为填料及压实机具的提高,拟采取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为便于检查每层填筑厚度是否均匀并为方便施工,台背回填前,基础顶面开始,把每层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