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调研报告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

ID:19361063

大小:23.2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1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_第1页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_第2页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_第3页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_第4页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中考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历史中考调研报告,欢迎查看!  摘要:  江苏省南通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的试点地区。历史学科的中考改革是南通市中考改革的缩影,虽然从列为中考科目至今只有六年,有争议、有缺憾,但渐趋成熟。中考还将继续,课改也将继续,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让历史中考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关键词:历史学科中考课改  中考是初中阶段的统一学业考试,也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考试。XX年12月,南通

2、市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的试点地区。XX年4月27日南通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推进中考改革减轻学生负担》通过了专家论证。中考改革的成效如何?今后如何更好地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历史中考在南通市中考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笔者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普通历史教师,试图从中考一线的视角,回顾六年来的历史中考进程,反思其中的喜忧得失,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自XX年始,南通地区将历史学科列为中考科目,XX年正是人教版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即新课程)使用的第三年(即满一届)。六年来,历史

3、学科跟随着课程改革的节拍,经受了对历史中考的各种质疑和考验,中考与课改共同成长。  一、历史中考稳中求进  从历史学科参加中考开始,中考试卷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调整。  1.考试理念和形式基本不变。  本着“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同时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基本理念,坚持“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重视能力、控制难度”的基本原则,采取闭卷方式,与政治合卷,各50分,共100分钟。  2.试卷结构和题型稳中有变。  以选择题、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为基本题型,XX年和XX年采取“20+3”的结构(即20道选择题共20分,3道

4、非选择题共30分),从XX年到XX年一直保持“15+2”的结构(即15道选择题共30分,2道综合题共20分)。卷面设计由重图文并茂,渐趋朴实无华,到XX年能不用图形的就尽量不用。  3.考查范围小稳大变。  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每年都调整考试篇目,调整中外比例、古代与近现代史比例、政治史与经济文化史的比例。除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和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每年列为考试篇目外,XX年选取八、九年级近现代史共16个单元,XX年将经济和文化列入考查范畴,并开始强化地方史意识,XX年开始增加了中外古代史的内容,学科的整体性渐趋合理完整。  4.难度系数渐趋合理。  XX年试卷难

5、度较低,实现了中考改革的平稳过渡。XX年难度跨度较大,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XX年矫枉过正,以基本常识为主,能力提升不够,总体偏简单,学生反映“即使不学历史,也能知道许多答案”。XX年和XX年适当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注意中外历史有机结合,在试题材料上求新求异,运用课外材料。XX年能紧扣课标,注重挖掘教材,试卷基本稳定,难度适宜。  5.阅卷逐步合理公正。  从XX年开始实行上阅卷。  二、历史中考催生教育改革新现象  随着历史列为中考科目,从学校到课堂、从教师到学生,历史学科的教学氛围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1.促进了规范办学,教师队伍逐步完善。  XX年以前,多数乡镇学校不能正常开设历史课。

6、以如东县为例,多数学校没有或缺少专业的历史教师,即使有专业历史教师也学非所用,有的已转教语文、英语等其他科目,历史课8090%由语文、音乐等教师代课,历史课时间经常被主科占用,即使上课也以读书为主。XX年历史正式列为中考科目后,各学校都渐渐正常开设历史课,历史专业教师逐步回归专业,历史教师队伍也逐渐扩大。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各级多途径地加强教师培训:在市学科基地的基础上,县内设立学科基地;各县加强暑期集中培训;各校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实行集体备课;有些实力较弱的学校主动寻求校际合作交流。  2.推动了课程改革,教学研究不断加强。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风向标,对平时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导向

7、和指导作用。XX年以前,初中历史的中考研究和课堂研究几乎空白。XX年以后,初中历史以起点低、风险小等优势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块重要试验田,研究氛围日益浓厚,主要表现在:  (1)注重课标研究,树立了目标意识。课堂的随意现象有所好转,能正确认识初中历史的基础性,准确定位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点难点,关注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特质。  (2)注重过程研究,强化了生本意识。传统的划书背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