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委员会

江苏农业委员会

ID:19402326

大小:1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6

江苏农业委员会_第1页
江苏农业委员会_第2页
江苏农业委员会_第3页
江苏农业委员会_第4页
江苏农业委员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农业委员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文件江苏省财政厅苏农财〔2016〕55号关于做好2016年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市、县(市)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财政局:—11—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6年重点工作内容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31号)的有关要求,今年我省继续利用土地出让金省级集中部分资金支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现将《2016年江苏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详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项目资金已由

2、省财政厅通过苏财农〔2016〕134号文件下达。各地要根据省级评审意见,完善实施方案,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工作顺利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由市、县(市)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和财政局统一批复(区实施方案由市批复),并于11月20日前报省农委备案,其中财务处和耕环站各1份,并报送电子文档。同时,要按照省定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做好阶段性工作进展、项目总结报送、评价验收等工作。联系方式:省农委财务处朱慈根、黄婷025-86263713,jsnw0713@163.com;省耕环站殷广德、仇美华025-862

3、63734,meihua1206@163.com。通讯地址:南京市龙江小区月光广场8号江苏农林大厦,邮编210036。附件:1.2016年江苏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2.2016年江苏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资金计划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2016年10月28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1月2日印发—11—附件1:2016年江苏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为探索耕地质量提升的路径、模式和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省委省政

4、府确定的2016年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任务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31号)等有关要求,现就我省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指导意见:一、目标任务通过3-5年的改土培肥,着力提高耕地内在质量,使示范区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培肥改土高效实用模式,培育健康土壤,推动全省耕地质量提升,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实施内容1、优选高效适用技术模式。—11—以“改”(改良土壤)、“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

5、)、“控”(控污修复)为主要技术路径,因地制宜确定高效适用技术模式。在地力瘠薄、质量等级低的区域重点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等技术;在新增补充耕地区域,重点推广绿肥种植、高强度施用有机肥和培肥基质等技术;在有效土层厚度和耕作层浅的区域,重点推广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土壤pH值小于6.5的耕地酸化或潜育化地区,重点改进耕作方式,推广应用石灰调酸和土壤调理剂等技术;在盐分含量高或次生盐渍化严重的区域,重点推广工程洗盐、暗管排盐、耕作阻断压盐、秸秆覆盖压盐、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茶、桑

6、、果园等经济园艺作物上,重点推广秸秆覆盖、有机肥施用和绿肥套种等技术。2、定向改良土壤主要障碍因子。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地耕地存在的土壤酸化、盐渍化、潜育化、养分非均衡化、耕作层浅等突出问题,对主要障碍因子进行定向改良,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连片改良,综合施策,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重点实施区域,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和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作为示范区。不同示范区实施内容要各有侧重,特色明显。3、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针对土壤主要障碍因子

7、,确定土壤改良技术路径,制定相关技术规程,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规范设立示范区标志牌和宣传牌,做到“四有”,即有简明展示牌、有示范对比田、有挂钩指导专家、有适用技术模式,强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农机农艺高度融合。4、示范应用物化产品。—11—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确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应用的绿肥良种、根瘤菌剂、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秸秆腐熟剂、土壤调理剂、水溶性肥料、培肥基质等物化产品。5、跟踪监测改土培肥效果。在示范区内建立改土培肥效果跟踪监测点,每个示范区至少建

8、立10个地力变化效果跟踪监测点,设立示范对比田,取样测试土壤有机质、容重、耕作层厚度、pH值、土壤速效养分等土壤理化性状,跟踪监测并评价项目实施前后培肥改土效果。三、资金分配和补助办法(一)资金分配办法结合2015年绩效考评、2016年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情况、2016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安排情况以及重点工作推进要求,按照耕地面积等因素分解安排资金。原则上,耕地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安排2个示范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