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学大师鲁迅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

ID:19438773

大小:310.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2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_第1页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_第2页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_第3页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_第4页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了解时代生平阅读作家作品反复品味语言体悟思想精神感受艺术魅力高一六班“阅读鲁迅”第一阶段总结研讨会走近文学大师——鲁迅第一阶段阅读内容鲁迅生平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第二阶段阅读内容杂文集(16本)选读《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华盖集续编》《集外集》《准风月谈》《集外集拾遗》《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走近文学大师——鲁迅奇文共欣赏——同读鲁迅小组发言代表:杨飞扬《鲁迅的另一面

2、》杜瀚伟《关于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研究感悟》冯嘉晨《为时代而嗟叹——读<故事新编>》苏庆《<野草>背后的鲁迅》赵程《满纸铸锋芒——谈鲁迅作品艺术特色》大家熟知的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21岁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曾在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192

3、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

4、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鲁迅,一个是蒋介石,半个是毛泽东。——日本人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

5、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林语堂他人眼中的鲁迅鲁迅的另一面小组发言人:杨飞扬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嘱,只在《死》中写下这么几条: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

6、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死亡面前的鲁迅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单说不行,要紧的是做。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告诉我们不管压力多大,要顶得住;不管冤屈多深,要受得了,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要奋发和自爱。一自暴自弃,就没有出头之日,只能沉沦苦海了。惊闻殒星,中国何人

7、领呐喊译著尚未成书,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呐喊》《彷徨》小组发言人:杜瀚伟我们读到的鲁迅他希望用幽默而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重振我中华雄威!——杜瀚伟现如今也有许多阿Q式的人物,但愿这些人也可早日脱胎换骨,不要落了个阿Q一样的下场。——何滢馨鲁迅以“思想的深沉”“主题格式的新颖”“词锋的犀利”,震动了整个文坛。在赞誉和毁谤夹杂中,永远地活在了每个人心间。——陈辰《呐喊》让我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更让我看到了作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内敛而深沉的品格。——蔡方源他人评价《孔乙己》:此文没有多写一句话。这时常让我有借鉴的想法,却始终不能运用自如。读鲁迅的小说可能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丝寒意,而寒意的源头可能是缺少了做“人”的原则吧!——王博为时代而嗟叹—读《故事新编》小组发言人:冯嘉晨我们笔底的《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取材于古老的传说、历史的故事,采用古今交融的手法,加入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古人和现代人直接对话,是一种崭新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