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

ID:19438878

大小:13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02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_第1页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_第2页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_第3页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_第4页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即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泛酸、恶心、呕吐等,并可排除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据报道,每年有20%-30%的人群有慢性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主诉各异,又缺乏肯定的特异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对这一部分病人,曾有许多命名,主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特发性消化不良,原发性消化不良,胀

2、气性消化不良,上腹不适综合征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前三种命名,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尤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得到明显提高,过去认为该病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基础,现认为是一类独立的临床疾病。2006年新出的罗马III标准从分类上淡化了功能性和器质性的区别,并根据临床特点将FD分为两类:(1)餐后不适综合征PDS(2)上腹痛综合征EPS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不明,其发病机制亦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了饮食和环境、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运动功能异

3、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肽、中枢神经与肠神经功能紊乱,心理因素以及一些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参与,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吞气症、肠易激综合征等。(一)饮食予环境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状往往与饮食有关,许多患者常常主诉一些含气饮料、咖啡、柠檬或其他水果以及油炸类食物会加重消化不良。虽然双盲法食物诱发试验对食物诱因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但许多患儿仍在避免上述食物并平衡了膳食结构后感到症状有所减轻。(二)胃酸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会出现溃疡样症状,如饥饿痛,在进食后渐缓解,腹部指点压痛,当给予制酸剂或者抑酸药物症状可在短

4、期内缓解。这些都是提示这类患者的发病与胃酸有关。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础胃酸和最大胃酸分泌量没有增加,胃酸分泌与溃疡样症状无关,症状程度与最大胃酸分泌也无相关性。所以,胃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大约在30%-50%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胃窦胃炎,欧洲不少国家将慢性胃炎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认为慢性胃炎可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胃的运动功能,也有学者认为非糜烂性十二指肠也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当指出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的轻重并不与胃黏膜炎症病变

5、相互平行。(四)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一般定植与胃的黏膜层表面。无症状成人中HP的感染率在35%以上,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存在HP。铋剂加抗生素可以根除HP,使组织学胃炎消退,还可以使溃疡的复发率从每年的80%以上降至每年的10%以下。所以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胃窦炎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已基本明确。但HP慢性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除HP治疗后其消化不良症状并不一定随之消失。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从长期来说,可能对症状缓解有益,但不

6、能立即生效。儿童中的研究却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经抗HP治疗者消化不良症状可以消失。因此,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五)胃肠运动功能现在许多研究都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实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一种。它与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相似的发病机理。1990年,一个由临床研究者组成的国际工作小组在罗马制定出一个有关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分类标准,称为罗马标准。近年来随着对胃肠功能疾病在生理学方面(运动-感觉)、基础学(脑-肠作用)、精神社会学方面等的进一步了解,并基于其所表现的症状及

7、解剖位置,罗马II与III标准不仅包括诊断标准,亦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基础生理、病理、神经支配及胃肠激素、免疫系统做了详尽的叙述,同时在治疗方面也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罗马II与罗马III标准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诊断、治疗的一个共识文件。(六)内脏感觉异常内脏高敏感使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的刺激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对生理或轻微有害刺激的感受异常或过于敏感。临床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感知阈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感觉过敏。(七)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学

8、因素是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关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有学者曾对186名FD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进行了了解并作了焦虑、抑郁程度的评定,结果发现FD患者以年龄偏大的女性多见,它与发生焦虑、抑郁有较明显的关系。但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予精神异常或慢性应激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