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mr表现课件

肛瘘的mr表现课件

ID:19526292

大小:98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3

肛瘘的mr表现课件_第1页
肛瘘的mr表现课件_第2页
肛瘘的mr表现课件_第3页
肛瘘的mr表现课件_第4页
肛瘘的mr表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瘘的mr表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肛瘘的MR表现冯琦简介肛瘘并非属于严重的消化道疾病,但并不少见,而且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肛瘘的发病率约为1/10000,且以男性居多。肛瘘可以为原发或继发。继发的肛瘘可以由克罗恩病、结核、创伤、盆腔感染、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原发性的肛瘘通常是由于肛腺的感染导致的。截石位示意图(p:腹侧,n:背侧)重要解剖结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肛门内、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内层)由肛门周围连续并呈环形排列的平滑肌构成,属非随意肌。静息状态下85%的肛门状态有赖于它的控制。在大部分人,肛门内括约肌损伤并不会

2、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外层)由紧密而连续排列的肌肉组成,向上可延续为耻骨直肠肌及提肛肌。静息状态下15%的肛门状态有其控制,属随意肌。肛门外括约肌损伤将会引起大便失禁。冠状位解剖示意图(IRF:坐骨直肠窝,IAF:坐骨肛管窝,R:直肠,a:肛管)轴位解剖示意图左图:冠状位T1WI(R:直肠,a:肛管,irf:坐骨直肠窝,es:肛门外括约肌,箭头:肛提肌)。右图:轴位T2WI(a:肛管,iaf:坐骨肛管窝,es:肛门外括约肌)肛瘘的MR分级I级——单纯的括约肌内线状瘘管,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位于

3、后位中线。此时外括约肌完整。肛瘘I级的示意图(黄色细状管道)冠状位增强T1WI:右侧外括约肌内线状瘘管。轴位T2WI:后位中线的括约肌内瘘。II级——括约肌内瘘,伴有脓肿或继发瘘管形成。此时外括约肌完整,可呈跨越中线的“马蹄形”表现。肛瘘II级的示意图(黄色细状管道)(右图)轴位T2WI:后正中线马蹄形高信号灶(瘘管);(中图)冠状位T1WI增强:肛管左侧,内外括约肌之间斑片状高信号灶,内含点状低信号,表示脓腔形成;(左图)T1WI增强:病灶位于后正中线。III级——瘘管突破括约肌复合体,外括约肌已不完

4、整,瘘管进入坐骨直肠窝或坐骨肛管窝。此类肛瘘的内口通常位于肛管的1/3圆周处。肛瘘III级的示意图(黄色细状管道)(右图)冠状位增强T1WI:可见右侧穿越括约肌的瘘管,伴有同侧坐骨直肠窝的炎症性改变。(左图)轴位增强T1WI:相当于1/3圆周处突破外括约肌的斑片状异常高信号。IV级——瘘管突破括约肌复合体,并伴有坐骨直肠窝内脓肿或继发瘘管形成,可形成“哑铃”状改变。(右图)肛瘘IV级的示意图;(左图):冠状位T1WI增强:左侧坐骨直肠窝脓肿形成。(右图)肛瘘IV级的示意图;(左图):轴位T2WI:左侧外

5、括约肌内及坐骨肛管窝内脓肿形成,构成“哑铃状”改变。V级——瘘管累及肛提肌或肛提肌上方间隙。此时患者有可能同时合并盆腔内脓肿形成。(右图)肛瘘V级的示意图;(左图):冠状位T1WI增强:位于右侧的瘘管已突破同侧提肛肌,进入其上方间隙。我们自己的图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