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

ID:19529494

大小:20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3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_第1页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_第2页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_第3页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_第4页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您能:1.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乙肝病毒耐药产生的原因2.识记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交叉耐药情况3.记住并能复述常用乙肝抗病毒药物的耐药发生情况4.掌握预测抗病毒药物耐药的方法5.掌握并应用病毒耐药的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的应用,病毒耐药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本节所讲的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耐药产生的原因、耐药的定义、抗病毒药物耐药的预测,耐药的预防和耐药后的处理。一.乙肝病毒耐药产生的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BV)虽然是一种DNA病毒,但其复制存在逆转录过程。它先形成前

2、基因组RNA,以此作为DNA复制的模板;同时作为HBsAg、HBeAg、HBcAg、PreSl、PreS2、DNA多聚酶、HBxAg的翻译模板。但是,HBV的高复制率是惊人的,每天可以复制1011~1013个病毒体,而DNA多聚酶缺乏校对作用,在每天如此高的复制率之下,很容易出现病毒DNA配对错误,还可发生突变。研究资料表明:HBVDNA每个复制循环中每10000个碱基对可发生1个核苷错误,患者的体内病毒越多,复制越快,变异也更容易发生。HBV的变异除了病毒本身的因素以外,在人体内受自然压力、人体免疫力和药物治疗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以逃避免

3、疫系统和药物的攻击。病毒为了对抗药物而产生的变异,使其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发生耐药。药物作用于病毒的部位也常是病毒发生变异的部位。HBV基因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之间交叉重叠,自发性变异株大多不能生存,但有部分毒株,包括耐药变异株可以存活和增殖,但其含量很低,仅占病毒株总数0.1%以下。由于含量很少,在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除非用特殊的方法,一般不能测出。在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野生株被抑制,变异株则成为主导的优势株。影响耐药变异株形成的因素包括药物、病毒和宿主三方面。例如:治疗前HBVDNA高载量、药物抑制病毒的活力、剂量是否足够和几种药物的交

4、叉耐药性等。近年来陆续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对HBV的治疗压力集中在P区。P区是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所在地,核苷(酸)类似物是通过抑制这种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目的的。因此,长期使用一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P区的相应部位就会发生耐药性突变,变异后的HBV就对这种药物产生了耐药。二.抗病毒药物的耐药位点与发生情况图1(见下页)所示几种核苷(酸)类似物在P基因区常见的变异位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有交叉耐药性,恩替卡韦与前两者有部分交叉耐药性,而阿德福韦的耐药位点独特,与以上三种药物均无交叉耐药性。拉米夫定治疗后,病毒最主要的变异

5、发生在YMDD位点。YMDD是4个氨基酸(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的缩写,这4个氨基酸位于乙肝病毒DNA聚合酶上,是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位点,最常见的变异是M(酪氨酸)被V(缬氨酸)或I(异亮氨酸)取代,分别称为YVDD或YIDD变异(即:M204V/I),M204V/I常伴有L180M、V173L和几种80位点(L80)的变异。一旦发生了YMDD变异,拉米夫定对HBVDNA的抑制作用就会降低1000倍以上。当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时,发生YMDD变异的比率逐年增加。图1.几种核苷(酸)类似物在P基因区常见的变异位点阿德福韦耐药株主要为N236T(苏氨

6、酸置换门冬酰胺)或A181/T(缬氨酸/苏氨酸置换丙氨酸)。体外检测,这些变异株对阿德福韦的易感性降低3~10倍,具有这些变异株的患者可伴有病毒学反弹、肝炎发作和肝功能失代偿。其他的耐药株有215、237和238位点变异,但需进一步确定这种变异的临床意义。恩替卡韦对未用过核苷类药物的患者在治疗的前2年很少发生耐药,在全球多中心的研究中,治疗2年未达到停药标准的患者,从第3年起加倍剂量服用后,其耐药的发生率<1%。P区的184、202和250位点发生氨基酸的置换变异,认为与发生恩替卡韦耐药有关,使其对药物易感性降低<10倍。在原有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中,病毒对恩

7、替卡韦的感性降低8~30倍。如果HBV多聚酶本来就存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氨基酸置换(rtL180M和/或rtLM204V/I),再加上rtT184,rtS202或rtM250位点的置换变异,都会造成对恩替卡韦的耐药,其感受性可降低70倍以上。替比夫定抑制HBV复制的活力较拉米夫定强,但二者有交叉耐药,对有M204I变异或L180M/M204双重变异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替比夫定的敏感性也同样降低1000倍以上;但替比夫定对单独M204变异株仍有抑制作用,其易感性仅降低1~2倍。对阿德福韦耐药株A181的易感性降低3~5倍,但对N236T变异株仍敏感。干扰素治疗

8、对HBV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前C/C区及前S区。近来对前C区基因变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