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

ID:19529592

大小:45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3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_第1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_第2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_第3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_第4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眼科李恒2011.3概述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又名毯层视网膜变性,是一组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临床主要表现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ERG)异常。可能的发病机制1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RP致病基因2血清微量元素--RP的发病可能与Zn、Cu、Fe、Ca,尤其是Zn、Cu的代谢异常有关。3血清性激素--性激素内环境的紊乱、失调与RP发病有关。4免疫因素--本病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异常,玻璃体内有激活的T细胞、B细胞与巨噬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HLA-DR抗原,

2、正常人则无此种表现,因而认为本病患者有自身免疫现象。病理改变1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特别是视杆细胞的进行性退变,继以视网膜由外向内各层组织的逐渐萎缩,伴发神经胶质增生。2色素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和增生,可见色素脱失或积聚,并向视网膜内层迁徙。3视网膜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而增厚,甚至管腔完全闭塞。脉络膜血管可有不同程度硬化,毛细血管完全或部分消失。4视神经可完全萎缩,视乳头上常有胶质增生,形成膜状,与视网膜内的胶质膜相连接。检眼镜下所见视乳头蜡黄色,一般认为是神经胶质增生所致。病理改变5近年来超微结构检查,已确认视杆体外节盘膜在病程早期即已丧失,视锥状体外节盘膜则相对地有

3、所保留,但也有一些病例在残存的视锥体外节盘膜上:有缩短和空泡等异常改变。6推测以上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为结构基因失常,或视细胞外节盘膜内合成酶及其产物的基因缺陷有关。临床表现——症状:1夜盲: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生,且多发生在眼底有改变之前。开始较轻,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极少数患者早期亦可无夜盲主诉。2暗适应:初期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尚正常,视杆细胞功能下降,使视锥细胞曲线终末值升高,造成光色间差缩小。最后视杆细胞功能丧失,视锥细胞值亦升高,形成高位的单相曲线。3视野:早期有环形暗点,位置与赤道部病变相符,其后环形暗点向中心和周边逐渐扩大而成管状视野。

4、4中心视力:早期正常或接近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而逐渐减退,最终完全失明。临床表现——症状:视野缩窄5电生理改变:a,ERG呈低波迟延型,其改变常远比自觉症状和眼底改变出现为早。b,EOG:LP/DT(光峰lightpeak/暗谷darktrough,或称Arden比,即Q值)明显降低或熄灭,即使在早期,当视野、暗适应甚至ERG等改变尚不甚明显时,即可查出。故EOG检查对本病诊断较ERG更为灵敏。6色觉改变:多数患者童年时色觉正常,以后逐渐出现异常,典型改变为蓝色盲,红绿色障碍较少。临床表现——症状:视网膜各层及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图a波起源于光感受器外段;b波起源于内核层的mǖ

5、ller细胞或双极细胞眼底检查所见——典型的改变1视乳头萎缩:发生于病程晚期,色淡而略显黄色,称为“蜡样视乳头”,边缘稍稍模糊,偶有似被一层薄纱遮盖的朦胧感。2视网膜血管狭窄;血管呈一致性狭窄,尤以动脉为显著。其狭窄程度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在晚期,动脉极细,至周边眼底后即难以辨认而似消失,但无白线化,亦无白鞘包绕。3视网膜色素沉着。始于赤道部,色素呈有突起的小点,继而增多变大,多呈典型的骨细胞样,有时呈不规则的线条状。4视网膜萎缩,色素上皮层色素脱失,暴露出脉络膜血管而呈豹纹状眼底,整个眼底灰暗。后期脉络膜血管亦硬化,呈黄白色条纹。5FFA:可见脉络毛细血管萎缩,视网膜血管有

6、闭塞。有时还可见到黄斑,后极部甚至周边部的荧光渗漏。眼底检查所见——典型的改变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图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1单侧性视网膜色素变性(unilateralretinitispigmentosa)本型罕见。指一眼具有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典型改变,而另眼完全正常(包括视觉电生理检查),经5年以上随访仍未发病,并除外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后才能确定。此类患者多在中年发病,一般无家族史。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2环状视网膜色素变性(annularretinitispigmentosa)少见,其特征为环绕后极部有一环带状色素上皮变性区,该区内有骨细胞样色素增生及脉络膜大血

7、管暴露,而周边眼底色泽又趋正常。患者有夜盲主诉,周边视野检查有与病变区相应的环形暗点。病程晚期,中心视力亦受损害。环状视网膜色素变性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3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sectorretinitispigmentosa)本型亦少见,特点为病变仅累及双眼的同一象限;与正常区域分界清楚,有相应的视野改变,症状较轻,视力较好,ERG为低波,FFA显示病变区比眼底镜下所见范围大。本型常为散发性,但也有显性、隐性与性连锁隐性遗传的报道。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4逆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