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ppt课件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

ID:19616086

大小:515.09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04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肾病20171009DiabeticNephropathy&DiabeticKidneyDisease一、糖尿病肾病概况二、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三、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四、糖尿病肾病病理五、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六、糖尿病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七、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遗传、环境(饮食、感染等)及自身免疫因素共同作用以糖代谢紊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糖尿病肾病(DKD):糖尿病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终末期肾病(End-stagekidneydisease)首要原因之一一、糖尿病肾病定义2007

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NKF/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diabetickidneydisease)取代DN。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认为DKD(diabetickidneydisease)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ml·min-1·1.73m2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mg/g持续超过3个月。1、糖尿病现况患病人数中国全球第一医疗费用中国全球第二死亡人数2015年500万人死亡治疗与转归严格控制血糖、

3、血压肾病、眼病等二、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2、糖尿病肾病现况欧美中国18%40%30年内1型DM30%发展为DKD10年内2型DM20%-25%出现微量白蛋白尿DM中90%是2型DMESRD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活化蛋白激酶C活性升高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内皮系统足细胞自噬遗传......高糖刺激蛋白尿肾脏受损三、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四、糖尿病肾病病理2010年,肾脏病理学会研究委员会首次提出了糖尿病肾病病理分级标准,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适用。根据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改变将肾小球损伤分为4级:Ⅰ级:GBM

4、增厚;Ⅱa级:轻度系膜增生;Ⅱb级:重度系膜增生;Ⅲ级:一个以上结节性硬化(K-W结节);Ⅳ级:晚期糖尿病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用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的程度评分。肾血管损伤按血管透明变性和大血管硬化的程度评分。五、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按Mogensen分期(适用于1型DM,2型DM可参照):Ⅰ期:急性肾小球高滤过期。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GFR升高,伴或不伴肾体积增大。病理: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和系膜正常。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UAE正常(<20μg/min或<30mg/24h)(如休息时),或呈间歇性

5、微量白蛋白尿(如运动后、应激状态)。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五、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UAE20-200μg/min或30-300mg/24h,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病理: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系膜进一步增宽。Ⅳ期:临床(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进展性显性白蛋白尿,部分可进展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肾小球病变更重,如肾小球硬化,灶性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Ⅴ期:肾衰竭期。病理:肾小球广泛硬化、荒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HbA1c: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金标准OGTT与FPG诊断糖尿病的符

6、合率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率较高且重复性差,可能造成漏诊。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和美国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充分证实HbA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风险呈显著正相关:HbA1c每降低1%,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发生风险下降43%(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等)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也均明显降低。六、糖尿病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共同推荐将HbA1c用于糖尿病诊断。同时,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将

7、HbA1c≥6.5%作为诊断非妊娠相关的糖尿病的切点,将HbA1c≥6.0%和≤6.5%范围内的个体定义为高危的亚糖尿病状态。2010年,ADA指南将HbA1c≥6.5%正式纳入糖尿病诊断指标。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1、糖尿病风险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分类及T2DM(1)在无症状的成年人用风险因素评估或已认证的工具筛查。(2)超重或肥胖(BMI≥25kg/m2或亚裔美国人≥23kg/m2)且有一个或以上其他危险因素无症状成人应查。(3)对所有病人,应从45岁开始应进行

8、筛查。(4)如果筛查结果正常,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5)使用空腹血糖、75gOGTT、2h血糖或HBA1C筛查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都是合适的。(6)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评估并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7)超重或肥胖且伴有2项或2项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