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

ID:19673225

大小:9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4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1页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2页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3页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4页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痈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肛痈石家庄市中医院王彦峰定义肛痈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相当于西医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文献中有“穿裆发”、悬痈“坐马痈”、“跨马痈”、“下马痈”、“脏毒”.“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病因)特点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形成肛瘘(易肿易脓易溃不易敛成瘘),病因病机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浊不化,热邪蕴结,下注大肠,毒阻经络,瘀血凝滞,热盛肉腐而为痈疽;亦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呈。1·火毒蕴结:初期2·热毒炽盛:成脓期3

2、·阴虚毒恋:破溃期。病久正气虚衰,肺脾肾阴液亏损,湿热乘虚下注,日久化热而呈西医病因肛腺感染学说分四个阶段:肛隐窝炎阶段→(沿肛腺扩散-肛腺脓肿→)肛周炎(脓肿前驱)→(中央间隙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阶段→肛瘘形成阶段。少数由于异物外伤炎性病变注射感染或会阴部手术处理不当,肛门旁手术感染,皮脂腺囊肿失治误治,骶尾骨结核或骨髓炎等化脓可继发肛周间隙脓肿。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葡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分类按病理变化:1、瘘管性脓肿2、非瘘管性脓肿按病理性质:1、非特异性脓肿2、特异性脓

3、肿按部位深浅:1、肛提肌上脓肿2、特异性脓肿临床表现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块,局部红肿灼热,坠胀不适,伴有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易肿易脓易溃不易敛易瘘。肛提肌上脓肿:位置深隐,全身症状重肛提肌下脓肿:部位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1、肛门旁皮下脓肿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直肠后间隙脓肿5、直肠粘膜下脓肿临床表现(二)1·肛门旁皮下脓肿:最常见。在肛管内外括约肌之间突出至皮下,脓肿较小,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疼痛较重,呈持续性或搏动性疼痛。肛旁明显红肿硬结触痛。如已化脓则有波动感。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范围广深。

4、初期肛门部不适或微痛酸胀感。全身症状明显,继而局部症状加重,肛门一侧红肿钝痛,脓肿形成后为跳痛,触诊局部有硬结和明显压痛。指诊对应的肛管和直肠壁有压痛或有波动感。临床表现(三)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少见。发病缓慢,全身感染症状甚重,肛门局部症状不明显,常有会阴部沉重下坠感里急后重感排便时加重,下腹部疼痛,时有排尿困难,常无定位症状,肛周无异常表现。指诊直肠壁上触及肿块隆起,有压痛及波动感。4·直肠后间隙脓肿:排便不适是较早出现的症状。初期有恶寒发热,肛门外观正常,直肠内有明显坠胀感,肛门会阴部下坠及钝痛并放射至下肢。继续发展

5、则全身症状加重,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明显深压痛。指诊在肛管后肛管直肠环水平面以下触及局限性硬结或肿块,可触及波动感。临床表现(四)5·直肠黏膜下脓肿:位于直肠黏膜与内括约肌之间的黏膜下间隙内。初期常有直肠部沉重或饱满感,排便或步行时疼痛明显。一般全身症状较明显,肛门局部无明显症状,指诊在黏膜下可触及表浅的肿块,有压痛及波动感。结核性肛周脓肿:起病缓慢,肿痛较轻,溃破或切开后流出之脓液清稀或伴干酪样物,常伴有低热盗汗颧红形体消瘦等症。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波检查病理检查脓腔穿刺CT检查直肠镜检查鉴别诊断化脓性汗腺炎肛周毛囊炎和疖肿

6、骶前畸胎瘤髂关节结核性脓肿坏死性筋膜炎梅毒性脓肿血栓性外痔感染化脓急性坏疽:厌氧菌感染之脓肿,肿块内可触及捻发音为其特征。全身症状有高热倦怠,精神萎靡,甚则出现昏迷和极度衰弱等症状。粉瘤与囊肿内治法早期消法为主,中期托法为主,后期补法为主。内治法:1、火毒蕴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若有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之象,可合用萆解渗湿汤。2、热度炽盛---清热解毒透脓-透脓散加减。3、阴虚毒恋---养阴清热,祛湿解毒-青蒿鳖甲汤合三妙散加减。废虚者+麦冬沙参马兜铃;脾虚者+白术山药白扁豆;肾虚者+生地改熟

7、地龟板玄参。外治法外治法:1、敷药2、熏洗:温水坐浴或局部理疗,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消散,减轻疼痛。1·初起:(1)实证用金黄散黄连膏外敷,位置较深者可用金黄散调糊灌肠。(2)虚症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2·成脓:宜早期切开引流。3·溃后:以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纱条填塞疮口。脓未尽用红油膏纱条引流。日久成瘘者按肛瘘处理。手术疗法手术原则:脓成应尽早切开引流。引流通畅,不留死腔。尽量找到内口,对发生在提肛肌以下的低位脓肿如已经找到了可靠的内口,应争取一次性手术处理,以防止形成肛瘘;对发生在提肛肌以上的脓肿,如尚

8、未找到可靠的内口,宜先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1·脓肿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脓肿如皮下脓肿肛管后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2·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高位脓肿,如坐骨直肠窝脓肿肌间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和脓腔通过肛管直肠环者。3·分次手术:体弱之深部脓肿或无挂线条件者。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