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加工与调制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

ID:19713524

大小:5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5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_第1页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_第2页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_第3页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_第4页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粗饲料加工与调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青贮、氨化和微贮临洮县畜牧局草原站序言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每年可生产秸秆6亿多吨,但目前尚有2亿吨左右未被利用,已经利用的也多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如通过秸秆青贮、氨化、机械加工和发展全混合日粮等技术,将这2亿吨秸秆充分利用,生产草食动物饲料,可节约饲料用粮6000万吨。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率由2000年的15.8%提高到2005年的17.7%。2005年,全国青贮秸秆1.75亿吨鲜重,氨化含微贮秸秆5300万吨,两项折算节约饲料粮4700多万吨,为缓解我国

2、粮食供需矛盾做出了巨大贡献。青贮饲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青贮技术得到空前发展。青贮饲料概况青贮silage系指在密封条件下,使青绿饲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质量相对不变的一种保鲜技术。使用的容器称青贮窖Silo,青贮窖一词来自希腊语Siros,意指埋藏鲜玉米的地窖之意。青贮饲料在世界各地,有悠久的发展历史。McDonaldC(1981)在其《青贮饲料的生物化学》一书中曾考证,在埃及发现的公元前1000---1500年前的油画中便有迹象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青贮技术,该书又引证KirsteinC(1963)的报道,在公元前1

3、200年的Carthage遗址中也发现有青贮窖。McDonald认为,在意大利至少有700年的青贮史。在罗马帝国时代己经有青贮饲料的记载,但实际应用于生产是18世纪初期。1842年Griesuald在波罗地海农业进展协会学报TransactionsoftheBatic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Agriculture上最先记述了青贮制作工艺。186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Reihleu在WurttembergWochenblatt发表了他的一篇青贮生产工艺的报道,后翻译成法文并发表在1870

4、年的法国农业杂志上。1877年法国人Goffart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一本青贮技术的专著,以后被译成英文,在英国发行后迅速传至美国。1886年在纽约举行了第五届青贮会议。嗣后,青贮技术在美国逐渐普及,但在英国普及则较晚。1883年在英国只有6个青贮窖,到1886年才逐渐普及,达到1605个窖。真正在欧洲普及是二战之后,由于粮食涨价以及机械化畜牧业发展,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及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在青贮技术方面的研究,每年都有近百篇论文发表,所涉及的间题从微生物学到生物化学,围绕着二次发酵问题secondaryfer

5、mentationordeterioration、低水分青贮(haylage)问题、青贮添加剂问题、豆科牧草青贮技术问题、谷物湿贮问题等均有深入的研究。在我国,据史料记载,远在南北时期距今约有1500年就具有很完备的粗饲料的调制和贮存方法,早在600多年的元代王祯农书和清代幽风广义中记载首楷、马齿觉等青贮饲料的发酵方法,其实就是青贮原理的应用。我国最早关于青贮饲料的试验研究报导是在1944年发表于《西北农林》的“玉米窖贮藏青贮料调制试验”。1943年西北农学院王栋、卢得仁首次进行全株玉米的青贮研究,并将这一方法向陕西及

6、全国推广。青贮技术在中国正式列入科研计划项目是在50年代初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3曾将收获后玉米秸的青贮技术列入科研规划,并与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就玉米秸的收获适期、营养价值评定、青贮技术、品质鉴定等进行了研究。翌年在晋、冀、鲁等省推广,但限于当时的机械化水平、饲料饲养管理水平以及三秋抢收抢种季节主要忙于粮食,致使这项技术长期未能得到全面推广。80年代以后,随着收贮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青贮饲料己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养牛业中常规技术。

7、青贮饲料的意义青贮饲料是北方牛羊最重要的粗饲料,不仅气味芳香,适口性好,还可集约化生产,长期保存。饲喂青贮饲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强奶牛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能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奶牛冬、春两季缺少青绿多汁饲料的问题,在奶牛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青贮玉米素有能量之王的美誉,在主要家畜的日粮结构中,玉米所占比例高达50%~70%。在奶牛生产中,玉米籽实不仅是重要的精饲料,其秸秆还是最重要的粗饲料。因此,玉米青贮在全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

8、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株玉米青贮以其能值高、易消化、柔软芳香、适口性好、保存期长、成本低等许多优点,己成为反当动物的理想粗饲料日粮。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芬兰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A.I.Virtanen曾对青贮发酵过程菌群的生长演变和生化反应过程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基本揭示了青贮的发酵生化过程。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