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郝华课件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

ID:19726220

大小:65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5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_第1页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_第2页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_第3页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_第4页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火针疗法郝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毫火针疗法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郝华火针是针灸中的特色疗法。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是毫针功能的丰富,又是火针功能的延伸,是高疗效,低损伤,改革与创新的火针疗法。毫火针是在穴内可以留针,可以补泻,可以深刺,具有毫针与火针双重功能作用,疼痛较传统火针疗法轻,易于使患者接受。引言火针定义火针是古代针灸中的一种针灸法,是“旧九针”之一,火针古称燔针、焠针、自针、烧针等,是将针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人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手法,具有祛寒除湿、消瘀散结、清热解毒、温通经络等功效。《皇帝内经》中的论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九曰焠刺,刺燔针

2、而取痹也”。“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以不收,阳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腹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不收,无用燔针”。火针最初治疗筋急寒凝之痹证,但随着医学事业不断发展,针灸学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火针的治疗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历史源流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称其为“烧针、温针”,记载用火针治疗伤寒表证,补充了《内经》关于禁忌症的内容,提出了火针误治后的处理以及火针治疗后的处理。晋代•陈延年《小品方》最早出现火针名称。首次提出眼科疾病也可以用火针治疗。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用火针治疗外科的疮疡疖肿,并提出了火针疗法的禁忌穴位。宋代以后,火针的适应症已经广泛用

3、于治疗内脏疾患。明清为火针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聚英》论述了以前许多针灸家未涉及的内容,从针具、加热、刺法到功效应用和禁忌等都做了全面精细的论述,最为全面。历史源流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机理目前对火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较少。从现有文献报导大致可概括为损伤、激活、排出、炭化、促进、吸收、杀菌、灼断、协同九个方面来解释。1.损伤:炽热的针体快速刺入粘连疤痕病变组织,可使针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坏死。坏死组织对机体来说,可作为一种刺激物,必将引起周围健康组织的反应,首先有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侵入,将变性的破坏物质吸收。吸收后,缺损的细胞、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予以修复,重新恢复原有组织结构。

4、2.激活:火针的刺激,可能导致包括肌纤维断裂等超急性期局部组织反应,从而起到激活免疫反应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有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总补体、溶菌酶、血液谷胱甘肽、血清皮质醇等均有改变,并有利于抗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机理3.排出:现代研究表明火针直达病所,高温破坏炎性病灶,利于渗液的排出。4.炭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瘫痕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这种效应可能与白热化的火针刺激穴位后,部分组织受到高热作用被碳化,机体的生物理化效应过程持续较长时间有关。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机理5.促进:火针

5、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火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6.吸收:火针点刺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通过多次散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后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机理7.杀菌:火针烧到白亮时刺入病变组织,杀死不耐高温的细菌来达到治疗的作用。8.灼断:现代医学认为在伸肌总腱深处有细小的血管神经束,压痛点即在此血管神

6、经束穿过肌筋膜处受到卡压。火针直接灼断,疗效显著。但是治疗时必须准确无误地刺到压痛点下肌筋膜处,以确保灼断血管神经束,否则效果差或无效。9.协同:火针直接灼烙使病理组织灼伤、疤痕、结痂、坏死;又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机理中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治疗机理1.借助火热,温壮阳气。火针疗法通过加热的针体,经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这种被导入的火热,通过俞穴、经脉,在人体内可以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起到防病、治

7、病的作用。2.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而开启经脉脉络之外门,给病邪以出路。火针借助火力,灼烙腧穴,出针后其针孔不会很快闭合,痈脓、淤血、痰浊、水湿等有形之邪,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均可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使痼疾顽证得以治疗。3.以热引热。即借火力强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局部血气壅滞,火郁而毒生,出现红肿热痛等多种病症。使用火针,借火力强开其门,使壅结的火毒直接外泄;同时火针温通经脉,助血气运行,则火毒随之消散。中医学角度分析火针治疗机理传统火针《针灸聚英》用马铁,“惟要久受火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