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

ID:19768159

大小:4.49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6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_第1页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_第2页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_第3页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_第4页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前外侧壁及腹股沟区的解剖解剖学教研室一、腹部概述:1.腹部境界上界:剑突-肋缘-第10、11、12肋游离端-TV12;下界: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腹股沟襞-髂嵴-LV5下缘;腹部腹壁腹腔腹腔脏器2.腹壁与腹腔腹壁以腋前、后线为界分为腹前壁、腹侧壁及腹后壁。腹腔是腹壁、膈及盆膈共同围成的体腔。小骨盆入口以上称固有腹腔,以下称盆腔。3.腹部标志与分区九分法四分法水平线:经两侧肋缘最低点及两侧髂前上棘连线;垂直线:左、右半月线或腹股沟中点。1.皮肤:2.浅筋膜:在脐以下分两层。Camper筋膜(脂肪层)Scarpa筋膜(膜性层)薄而富于弹性,移动性及伸展性较

2、大。二、腹前外侧壁解剖:(一)层次解剖:由浅到深,常为9层。Camper筋膜:向上:与胸壁浅筋膜延续;向下:移行为股部和会阴部的浅筋膜;Scarpa筋膜的附着向内:附着于腹白线。向下:髂嵴及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处阔筋膜。在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间继续下行,与会阴部Colles筋膜相延续。当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充满会阴浅隙、达同侧腹前外侧壁Scarpa筋膜深面,但不会到股部及对侧腹壁。向内:附着于腹白线;向下:附着于腹股沟韧带;形成物:精索外筋膜;3.深筋膜:薄层结缔组织。(1)腹外斜肌及腱膜起于下位8个肋外面,止于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等。脐与髂前

3、上棘连线上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向后上方,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内下角分别止于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形成内侧脚和外侧脚。4.肌层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物:①腹股沟韧带②腔隙韧带(陷窝韧带)③耻骨梳韧带⑤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外环)⑥精索外筋膜:自皮下环以下,腹外斜肌腱膜与深筋膜覆于精索表面形成。④反转韧带:外侧脚部份纤维经精索深面及内侧脚后方,向内上反转附于腹白线而形成。(2)腹内斜肌及腱膜起于腹股沟韧带外侧2/3和髂嵴等,肌纤维呈扇形。至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腱膜,分层包绕腹直肌,在腹中线处,三层扁肌腱膜共同形成腹白线。下缘呈弓状跨越精索及精

4、索被膜,形成弓状下缘,其内侧止于耻骨梳,与腹横肌纤维共同形成联合腱。腹内斜肌浅面的结构髂腹下神经两个2.5cm。耻骨上方皮肤①行径:②支配结构:起自T12、L1前支。髂腹股沟神经行经腹股沟管出皮下,位于精索及被膜前外侧。阴囊/大阴唇前部皮肤。①行径:②支配结构:起自L1前支。(3)腹横肌:起自腹股沟韧带外侧1/3段、髂嵴和下位6肋的内面。在半月线附近移行为腱膜,参与形成腹白线;腹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交织形成。腹白线的腱膜纤维在脐处环绕脐形成脐环。与腹内斜肌共同组成弓状下缘、腹股沟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韧带。共同参与形成提睾肌。1(4

5、)腹直肌及腹直肌鞘位于中线两旁,下起耻骨嵴,向上止于第5-7肋软骨及剑突前面。有3-5个横向腱划,与鞘前壁连接紧密,与后壁疏松附着。在脐与耻骨联合中1/3段平面以下,腹直肌鞘无后壁,形成弓状线。在腹直肌的深面与鞘后壁之间,有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5.腹横筋膜:贴附于腹横肌深面的薄层纤维膜。向上连膈下筋膜。向下续髂筋膜、盆筋膜,附于髂嵴内缘及腹股沟韧带外侧半。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则随髂血管向股部延伸形成股鞘前壁。腹横筋膜形成物:凹间韧带:精索内筋膜、腹环:股鞘:腹横筋膜与髂筋膜随髂外血管向下延续到股部而形成。腹环内侧加强腹横筋膜的纵行纤维束。腹横筋膜容纳睾丸

6、及精索的指套状囊袋即构成精索内筋膜。囊袋口即构成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6.腹膜外脂肪层填充于腹横筋膜与前腹膜壁层之间,在腹股沟区特别增厚,腹壁下血管与旋髂深血管的起始段行于此层。腹壁下动脉起始段行于腹横筋膜与前腹膜壁层之间,经腹环内侧缘行向内上方,越弓状线浅面入腹直肌鞘而上行。其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与脐的连线。腹腔穿刺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旋髂深动脉及升支于腹膜外脂肪层内行向外上方,于髂前上棘附近发出升支,上行于腹内斜肌与膜横肌之间。行麦氏切口时可能会伤及。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

7、侧缘及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前、后分别与皮下环和腹股沟内侧窝相对应。7.前腹膜壁层:脐正中襞:脐尿管的遗迹。脐内侧襞2条:脐A遗迹。脐外侧襞2条:覆盖腹壁下动脉。腹腔面有5条皱襞。膀胱上窝:腹股沟内侧窝:腹股沟外侧窝:与皮下环前后对应。与腹环前后对应。5条皱襞下段之间分别形成:(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淋巴1.浅血管、皮神经浅动脉分三组腹外侧壁:肋间后A,肋下A和腰A发出的分支;腹前正中:腹壁上、下A的分支;腹前下部:腹壁浅A,旋髂浅A;阴部外A。浅静脉胸腹壁V:注入腋V;腹壁浅V:注入股V;附脐V:入肝门V;皮神经下5对肋间神经、肋下神经

8、和第1腰N的皮支;髂腹下N和髂腹股沟N前皮支经腹股沟管外环至皮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