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

ID:19805869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6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_第1页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_第2页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_第3页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_第4页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美学之最美意蕴的研究“最美”一词近年来成为热词。这种绝对化的表达赞赏的词语在中国人力求含蓄的语言习惯中比较少见。通过古籍《四库全书》数字化文献检索出使用该词共有228处。其中最早出现的“最美”一词,是唐初房玄龄等人所编撰的《晋书·文苑列传·应贞传》中的“帝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一句。此处“最美”用以形容三国曹魏时期的名士应贞(公元?—269年)文采极佳,诗作艺术价值高。这当然是一种溢美之辞,因为应贞的诗作后来并没有被公认为文学史上的佳作。这是“最美”较早的用法,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学品位。此后“最美”较早出现在南宋杨简(1141—122

2、6)所撰的《慈湖诗传·卷十五·小雅五》“而小亦文采而肉最美,有硕德之象”一句。该句用以说明一种名“”、类似山鸡的鸟,其幼鸟羽毛绚丽,肉质鲜美并比拟此鸟有大德。这是《诗经》中常用的比德手法。此处“最美”所指不是“小”的羽毛有“文采”的形式美,而是强调其肉鲜美和对人的贡献而有“硕德之象”的功利意义。这也是“羊大为美”的“美”的原始功利意义。现代语境下比较着名的“最美”用法是在1958年4月毛泽东着文《介绍一个合作社》中。文章认为,中国6亿人口的显着特点是一穷二白。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并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

3、的图画。”这是毛泽东在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困境下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激励。这里用“最美的文字”、“最美的图画”来比拟人民群众不怕困难,从无到有的伟大创造是最好的,强调的依然是“最美”的功利意义。当代“最美”一词的最初流行是在1999年歌手羽·泉发行的首张专辑《最美》中。这首歌是当年中国流行金曲榜金曲,是一首表达恋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歌曲。其中歌词:“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最能体会……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这里的恋人之美凸显的是其外表美,但其实也有深层的伦理意义和功利意义。综上可见,“最美”是一个具有复杂涵义的词汇。当前对

4、“最美”现象的研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截止2014年8月在中国知X检索到仅篇名含有“最美”的文章有8708篇。从发布年度看,该词在1995年以前基本在20篇以下;2004年后开始猛增,到2011年迅速增加到983篇,2012年1409篇,2013年1779篇。所以2011年以来随着“最美”成为一种社会热点现象,也成为热词和研究热点。从发表论文的学科分类检索来看,“最美”一词在伦理学意义上更为常用,在进行人物评价时主要是指其伦理学涵义。近年来,一方面,中国遭遇了食品安全危机、小悦悦事件、扶跌倒老人被讹等严重道德危机现象,另一方面,“最美”人物层出不穷

5、。“最美”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人们道德期待的信心。“最美”已经成为对困境中的平民人物不凡选择的道德人格美的高度评价。从2006年“最美女记者”曹爱文为落水女孩做人工呼吸,2007年坚守岗位的“最美”乡村女教师王梅香,2008年为地震孤儿喂奶的“最美警察”蒋哓娟等个别“最美”人物“盆景”式的出现,到2011年后“最美”人物开始“风景”式井喷式出现:“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挡车救人的“最美女孩”刁娜,背着妈妈上大学的“最美女孩”孟佩奇,北京7·21暴雨中救人的“最美农民工”,舍生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三次勇闯火海关闭煤气阀门的“最美

6、警卫战士”高铁成,冲进火海救员工牺牲的总经理“最美富二代”周江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的“最美中国人”歼-15设计总负责人罗阳等。他们大多数成为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其道德楷模的典型事迹也成为X络和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的社会正能量,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典型。学界对上述“最美现象”的分析基本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展开的。比如多数人认为“最美现象”的实质是“真善美”的张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伦理要求的生动展现等。而对“最美”从美学意蕴角度研究的文章极少。“最美”概念其实有两个内在矛盾。其一,“美”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美学

7、概念,而“最美”却主要体现伦理意义,是人格至善的道德判断。即使今天中国层出不穷的“最美”现象其本质亦是“至善”,“最美”的美学意义被挤出,完全成为一个伦理学概念;其二,“最美”如果仅有伦理意义为什么不用“至善”概念代替?所以“最美”的本质是“至善”,但却有“至善”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美”的内涵。或者说“最美”的涵义更丰富,甚至高于“至善”。“善”需要行为实践,“美”需要情感欣赏,而“最美”人物的影响力应当包括这两方面,尤其是后者。当“最美”人物的道德行为上升为感人至深的美学意蕴时,其社会影响力能获得更大提升,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会更显着。这也是李泽

8、厚所说的“以美储善”的社会效果。所以“最美”人物不仅具有伦理道德价值,而且还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如果单纯将其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来对待,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