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

ID:19842677

大小:98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6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_第1页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_第2页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_第3页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_第4页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 自汗、盗汗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外生理性汗出),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亦称为寝汗。汗出异常应包括汗量(局部和全身)及汗液成分变化。后者如黄汗、狐臭。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内经》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

2、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在出汗异常的病症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

3、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至于由其

4、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范围。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辨证论治。病因病机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2.营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

5、可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诊断要点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

6、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3.查血沉、T3、T4、基础代谢、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抗“O”等检查排除甲亢、肺痨、风湿热等。鉴别诊断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3.黄汗汗出色黄

7、,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了解汗出的性质、程度、分布部位、伴随症状。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则见虚实兼夹之证。治疗原则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8、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分证论治肺卫不固---汗出恶风,鼻汗明显,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方药: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睥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