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

ID:1984917

大小:304.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7-11-14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_第1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_第2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_第3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_第4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发言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周集体备课发言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

2、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二、认识杠杆1、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

3、反馈交流。6、分辨杠杆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4、还有其他方法吗?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

4、观察和分析。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第二周集体备课发言稿第 2 周年级:六年级学科:科学主讲人:刘汉迎上周教学小结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数据。比如对工具分类问题、简单工具作用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作用进行验证,尤其是对机

5、械作用进行分析整理。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工具和使用”单元中,分析现象与结论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周教学内容  科学概念   1、斜面的定义和作用、联系实际看到更多的细节。   2、斜面及滑轮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的许多方面的应用。 3、自行车的链条和齿轮的作用,其他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进行试验并细心观察现象。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预测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  1、理解实验观察的意义。   2、增强实验观察身边

6、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机械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器材进行试验观察总结。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比较概括。  教、学具准备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斜面、测力计,钩码各8份   教师演示:不同的自行车各一辆。第三周集体备课发言稿第二周年级:五学科:科学主讲人:刘汉迎  上周教学小结  1、物体在水中的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周教学内容  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造一艘小船  教、学具准备  课件及相关的材料。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

8、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