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ID:20051180

大小:9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_第1页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_第2页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_第3页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_第4页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姓名:曾正六湘南学院身份证号:43252419890106122X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湘南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我的名字是曾正六,正月初六生,故名如此。我的说课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以下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4大方面具体谈谈我对这篇文章的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记念刘和珍君》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是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本单元的文章都是要帮助学生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2、,《纪念刘和珍君》就成为让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直面和正视人生,塑造灵魂和思想的重要一课。本节课贯穿了前两个单元鉴赏诗歌后又学习鉴赏现当代散文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鉴赏文章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分析。根绝最新高中课程标准可知,高一学生有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

3、难。据此学情,再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1、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2、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鉴赏散文、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与态度目标:1、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不畏强暴、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

4、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又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①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表达技巧。2、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掌握关键语句的含义。②教学难点: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态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operationissafe.(5)Notetheus

5、eofzincplatedpartsmustnotforgetmullionsandtransferbetweenthepreservativetreatments.2.20verticalboxcorrectionandacceptance1.Description:verticalboxinstallationwithboltfixedHou,onwholeinstallationfinishedofverticalboxforcorrection,correctionofwhilealsotoonmain二、说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了

6、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但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学会由“感”入“悟”,所以,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等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3.课堂常规法: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

7、个。三、说学法根据学情和新课程标准,主要学法有:1、主动学习法: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四、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学目标,本文分为3个课时完成。(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我们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当我们面对微渺的生命,面对黑

8、暗的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在沉默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