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

ID:20052668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_第1页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_第2页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_第3页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张程远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备要素。“史料解析题”肇始于1989年的高考试卷,用史料命制选择题,难度颇大。命制一道高质量的史料题,需要字斟句酌,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还要接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检验。现今铺天盖地的史料题符合上述要求吗?本文就以近两年各地部分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恳请同仁批评指正。误区一:不务正业。形式主义无处不在,高考命题亦不例外。部分试题使用史料,明显是为形式而形式,其结果是东施效颦,历史题变成语文题。考生解答此类试题,根本无需掌握任何历史知识,只要有一定的语文阅读能

2、力便可解答。语文学科侧重阅读和表达,语文试题以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为主要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历史试题和语文试题虽有交叉点,但历史试题有自己的特点,即必须要依据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解题。也就是说,不需要调用历史知识的解析材料题,属于语文试题。请看以下两例:例1:(2014.重庆.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

3、化答案:B。本题虽然使用了标准的史料,但题目却忽视了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不需要依据任何历史知识即可作答。具备中等程度的语文阅读能力,便可轻松排除’A、C、D三个选项。A选项曲解材料;C选项完全违背史料大意;D选项夸大韦宙举措的影响。采用直选法,也很容易判断出B选项正确。如何准确利用史料设计历史试题,的确是一门学问,如果题目已经不是历史题了,那所用的史料再有价值,又有何意义呢?例2:(2014.重庆.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

4、,名日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本题是目前流行的史料型选择题模式,即依据史料设置选项,构成组合选择题。但多数题目,只要全面理解史料即可作答,落脚点严重偏离了历史学科,本题便是典型一例。笔者呼吁所有命题人员,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命制史料型选择题。误区二:华而不实。高考试题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近年来历史试题中却有不少形式上五花八门,难度却极低的题目。这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华而不实。此类试题往往使用

5、大段的文字史料、规模宏大的图表或多幅图片,一道题目占用很大的版面,史料的意义却并不明显。请看以下两例:例3:(2014.安徽.18)有学者认为,加人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乍一看,题目所给的图表难度颇大。但仔细观察,只要把H点定位在2001年,就很容易判断出正确选项C。AB选项时间不匹配,且B选项与题干文字表述无直接关联。D选项在现行任何教材中均无体现,明显超纲,是命题者无视考纲

6、要求和考生利益的体现。例4:(2014.浙江.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此类图片用于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但用于高考命题,就显得华而不实。历史是脚踏实地的学科,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更应坚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这是良心,也是责任。误区三:反客为主。有的命题人偶得一史料,就视之为宝,觉得不用之于高考命题就难以显示自己的博学。于是反客为主,为使用史料而去搜寻考点。请看下例:例5:(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

7、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义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答案】D。本题意在考查英国的《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侧重表述的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尤其是议会掌控财政权。国王只有形式上的通过权』遗憾的是教材并没有说明这一点。因此,严格说来,本题超出了考纲和教材范围。单纯依据材料,考生容易误选A,但这并非考生的责任。从知识角度,考查本课应侧重议会的权力,而本题则反客为主,考查的

8、是国王的权力。如果不是命题人太热衷这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